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  |  联系我们
 
乐清佛学网首页 图书馆 乐清佛协 人间彩莲 青莲图书馆 走进佛门 青莲社区
  佛教三宝
  法物介绍
  佛学初阶
  佛教仪规
  佛门礼仪
  佛学问答
  各宗简介
佛学问答 乐清佛学网  >  走进佛门  >  佛学问答
佛学问答(第七辑)
编辑:myadmin    来源:   时间:2011-03-18 12:35:12   浏览:0


佛学问答(第七辑)

如本法师

1. 金刚经云:「如来说庄严佛土者,即非庄严,是名庄严。」是何意?

2. 为何如来说法四十九年,却言如来无所说,说法者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?

3. 学佛后是否一定要茹素,未茹素可否诵经?

4. 对于捐大体之问题,请法师慈悲开示。

5. 受在家菩萨戒后不能吃众生肉,可否买肉、煮肉给人吃?

6. 受五戒后却犯邪淫,内心惶惶不安,请问如何忏悔?

7. 尚在从事杀生行业,不知能否入佛门归依三宝?

8. 近来有人提倡大乘非佛说,请慈悲释疑。

9. 受五戒是否要五条戒律全受,或者可条条戒不同时日受戒?

10. 杀人是不应该的,但知有人即将危害众人生命,可否将此人作掉?

11. 劫富济贫如法吗?是否要背负因果?

12. 我已受五戒,在宴席上可否以茶水向亲友敬酒,在何种情况下可开缘饮酒?

13. 请问癌末之人要如何安顿其身心?

14. 经中提到:由戒生定,因定发慧。而六祖大师言:定慧等持。两者是否矛盾?

15. 人往生四十九天内即随业投胎转世,为何会梦见已往生多年之父亲或亲人,要眷属为他作功德?

16. 未来即将发生之事竟然在梦中先上演,请问这是怎幺一回事,可靠否?

17. 何谓一念万年,万年一念?

18. 何谓留惑润生?菩萨为何要留惑润生?

19. 为何说一切法皆是佛法?

20. 何谓不二法门?如何体会空有不二?

21. 人生一片白茫茫,毫无方向,就这样了此残生吗?如何是好?

22. 何谓「阿罗汉之四果」?

23. 何谓「四种三昧」?

24. 何谓大悲三念住?作何解释?

25. 请问何谓三种念佛?如何下功夫?

26. 佛门所谓三种慈悲,应作何解释?

27. 善根成熟不易,应如何培养善根?

28. 实相念佛如何念?

29. 何谓「分段生死」与「变易生死」?

30. 请佛说法有四无畏,何谓「佛四无畏」?

31. 何谓「实相无相无无相」?

32. 既已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是否就是无事道人,不假修行了?

33. 何谓「寂照不二」?

34. 请法师开示水与波的关系,去体会法身体用之真谛。

35. 盂兰盆会之由来为何?民间说七月是鬼月,佛教看法如何?

36. 如何修行才能达到业尽情空?

37. 如何才算构成大妄语,其果报为何?

38. 何谓「法无有比,无相待故」?

39. 经云:「善能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」何谓「第一义」?

40. 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照见四大五蕴皆空?

41. 璎珞经云:『有而犯者,胜无不犯;有犯名菩萨,无犯名外道。』是何意义?

42. 受五戒而杀死人,与未受五戒而杀死人有何不同?

43. 观世音菩萨之道场在何处?民间传说其前世为妙善公主是否正确?

44. 佛教对堕胎及安乐死之看法如何?

45. 「婴灵」是否存在?

46. 未学佛前自视高傲,曾恶心不敬尊经毁坏经典,破口骂僧,毁谤三宝,事后甚感后悔,不知如何忏悔?

47. 疑心念佛能否往生净土?

48. 金刚经大意在教导人「破相显性」,请问如何破相显性?

49. 禅宗教人「看话头」,请问话头如何看?

50. 为何六祖惠能大师教人不可住心观净?

51. 请问法师我在家中自己作早晚课,该诵何经咒?

52. 请法师开示「伽蓝菩萨」之由来?

53. 世人观念认为:出家应存和尚本、尼姑本,才不会吃苦菜,真有这回事吗?

54. 家属往生为何暂时不能哭泣与移动?

55. 出家度众生成佛是美事,但全世界人人都出家了,那岂不是人类断种了?

56. 何谓「一阐提」?一阐提之人可否成佛?

57. 无知造业有果报吗?

58. 救了一百人之功德,杀了一人之罪,可否抵消百人中之一位,则剩九十九位之功德,如是论功过可行否?

59. 如何降伏「贡高我慢」?

60. 「随喜赞叹」之功德如何?请慈悲开示!

61. 何谓「食存五观」?

62. 何谓「三十七道品」?

63. 何谓「十八界」?

64. 何谓「三涂八难」?

65. 佛法讲「唯心净土、自性弥陀」,是否就否定「弥陀佛与净土」之存在?

66. 家属亲人如何为命终之家眷作功德?

67. 何谓「耳根圆通」?

68. 为何「楞严经」先灭,何经最慢灭?

69. 大圣佛陀教导佛子勿生分别,是否指善恶、是非、凡圣、因果不分?佛陀所指之勿生分别其真实义何在?

70. 为何「人道」是六道中最好修行之处?

71. 何谓「阿修罗」?阿修罗为何那幺好战?

72. 何谓「四禅八定」?

73. 何谓「六欲天」?

74. 何谓「业感缘起论」?

75. 请问地狱是唯心所现否?

76. 为何佛说「忍辱」是一切苦行所不能及?

77. 佛已证涅槃,得金刚不坏身,为何还要示现入灭?

78.「出家人」是否可担任公职?参选民意代表?

79. 「信仰宗教」只是为了求得心灵上之寄托,此论说对否?

80. 大智度论云:「诸功德中,放生第一」,放生应注意哪些事项?

81. 「浴佛」之意义何在?

82. 出家人可否认干爹、干娘、干姊妹、干兄弟?

83. 何谓四智?何谓六通?

84. 何谓佛十八不共法?

85. 何谓九品往生?

86. 何谓「四无碍辩」?

87. 禅宗只破不立,何谓「破执法」?

88. 为何修行人大多数皆「栖心净土」,「心归极乐」?

89. 六祖惠能大师立「无念为宗」、「无相为体」、「无住为本」,其意境如何?

90. 何谓「即心即佛」?





1. 金刚经云:「如来说庄严佛土者,即非庄严,是名庄严。」是何意?

释迦牟尼佛所说庄严心佛土者,心佛土在究竟地本来就是清净无相无色无形,何来又假借造作庄严,故云即非庄严。常人以庄严为庄严,而如来则以非庄严为庄严,真空妙有,强名庄严。

修道见性者,心常清净(梵语suddha),不染世缘,日日无生,月月无为,年年自性解脱,光明自在,是为庄严佛土也。虽曰庄严,不可作庄严相,自性法身本空故,故曰即非庄严。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者,实无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实无有法名为菩萨(梵语bodhi-sattva),怎可取庄严相,法身荡荡,无纤毫罣碍,云何是庄严?云何不是庄严?故云即非庄严,是名庄严。

如来说庄严佛土立足世俗谛说,非庄严以胜义谛说,是名庄严以中道说,一即三,三即一。



2. 为何如来说法四十九年,却言如来无所说,说法者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?

佛本不说法,真性无法可说。如来证得究竟法身,犹若虚空故,说法者实无有法,本来无法,特为众生去除外妄诸惑故而说法,此法岂真实哉!众生既悟,则不用此法也,但虚名为说法而已!

如来自身已证无上涅槃(梵语nirvana),对自身何用说法,法身本自具足圆满,无法可说,运悲度生,从空出假,济度迷情出苦轮,广演三藏(梵语trini pitakani)圣典,皆为迷界而说,佛之法身究竟空寂,不染所说之法,不沾一切众生,毕竟诸法本空,无有能所对立,故曰说法者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。

如来说法解脱意境,犹如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,终日着衣不曾挂着一根丝。故佛横说直说,四十九年说法犹若未曾道着一字。涅槃解脱之道唯证方知,若言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,不能解佛所说义。




3. 学佛后是否一定要茹素,未茹素可否诵经?
学佛后在思想上、观念上都会起了很大的增上变化,渐入佛之知见,了知四生六道皆有佛性(梵语buddha-dhatu),一旦善根成熟,依此佛性精进各个皆可成佛,如是正见,名为佛见,若学佛有此正见者,当然一定自发性顺从茹素,而且心甘情愿,欢喜心吃素,法喜充满茹素。

若未明茹素真谛者,虽学佛但内心无明(梵语avidya)与习气搅局,茹素的观念不能提起,学佛后吃荤者亦颇多;若真心学佛,理应茹素,毕竟吃众生肉得无量罪,因众生皆有佛性故,杀一众生亦吃众生肉,等于杀一尊未来佛故。又与众生结下深深恶因缘,生生世世果报纠缠不止,恩怨难消,感召世世得不如意眷属,身心多病苦,乃至夭寿短命果报等等恶报。

梵网经云:『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,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,而杀而食者,即杀我父母。』

梵网经云:『故食肉,一切众生肉不得食。夫食肉者,断大慈悲佛性种子,一切众生见而舍去,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,食肉得无量罪。』
  未茹素亦可读诵经典,但须漱口刷牙,让口齿清净,因而诵经,是对佛法虔诚恭敬之行为,因为佛法之修证在恭敬中得,一分恭敬一分功德,十分恭敬十分功德故,敬佛如佛在,世法如是,佛法亦如是。




4. 对于捐大体之问题,请法师慈悲开示?
生命最尊贵,生命存在诸事好说,一旦生命消失一切多言无益。捐大体是一件可尊可敬之善举,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,在在说明救人之殊胜功德。一般人谈及命终若将身体之部分割舍而救助他人,却如避火坑,谈都不肯谈了,更何况将躯体喜舍(梵语vyavasarga-rata)布施!足见捐大体是件难行能行,难为能为之大善之举。

依佛法而言,佛陀在因地行菩萨道之际,常以自身肉割舍喂虎喂鹰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每一方寸之地,皆有佛陀舍身救命之大无畏精神,拋头颅洒热血救度四生六道事迹。

若开悟证成果位,理应如然,因为解脱涅槃者,法身荡荡,自在无碍,光明圆满,当舍身捐躯之际,其心地自在解脱(梵语vimoksa),不瞋不忧不悔而喜舍故,正是度他利他,毕竟证悟者,我法二执已顿破,六七二识已净化,捐大体应是受持。

尚未证悟解脱者,捐大体实应审思不宜,毕竟凡夫心境执着分别强烈,芝麻小事即生大苦恼,更遑论捐躯救人,兹当舍报命终时,今世身体病痛煎熬已够苦了,又加上多生累劫冤亲债主逼迫,至亲围绕周遭,情义难割难断,众多业障的挤逼与干扰,令人难堪难受,十条命都难承受与讨还,如是凡境之心,焉能堪受临终干扰与情执,捐大体岂不成美其名,而丧失自我往生净土之愿。

人生一大事,生死是也,生既已生,死也应清清楚楚自在无碍而往生,不应在死中洒盐巴,令其死得不自在,罣碍情执而自堕三涂,因为死前(今生)可作万全准备,是故死应更认真妥善导向,凡心未解脱,心地易生后悔,生瞋易怒易执故,也因此断丧一生欲往生净土之愿行。切记!修行是本分事,度生随缘,不宜过度逞强,免赔丧生西之愿。一旦生净土,亲见弥陀,亲闻法音,早证无生,到时很快即可倒驾慈航,无隔阴之迷,广度无量有情,如是正愿,有何不可,度生不必急于一时之快,以损往生大愿,一暴百千劫,再回头来是几时,审慎,切记!



5. 受在家菩萨戒后不能吃众生肉,可否买肉、煮肉给人吃?


不宜,何以故?因为买肉、煮肉行为乃杀生所延续之轻罪,虽非直接杀生,但亦属共业故。

众生所尊贵无过于生命,一旦命都没有了,所有之一切也归属他人了。大智度论云:『诸余罪中,杀业最重;诸功德中,放生第一。』

娑婆多论云:『若一日一夜持不杀业,于当来世中,绝不遇刀兵劫。』

楞严经云:『阿难!又诸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杀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,汝修三昧(梵语samadhi),本出尘劳,杀心不除,尘不可出,纵有多智禅定现前,如不断杀,必落神道。上品之人为大力鬼,中品则为飞行夜叉,诸鬼帅等。下品当为地行罗剎。彼诸鬼神亦有徒众,各各自谓成无上道。我灭度后,末法之中,多此鬼神炽盛世间,自言食肉得菩提路。』




6. 受五戒后却犯邪淫,内心惶惶不安,请问如何忏悔?
受佛戒的确是一件庄严神圣出世大事,我们应该鼓励大众在因缘成熟时要受五戒(梵语panca silani)。五戒守得住,保住来世亦为人道;若五戒不受不守而犯,来世必遭三涂堕落之果报(梵语vipaka)。故曰:五戒为因,人道为果,果由因而成,无因即无果也。

若受五戒后,业障现前因而犯邪淫,当然是有果报,但如果以至诚忏悔心而行大忏悔,真心悔过,披陈发露,勇于改过,亦有忏悔清净之时,何以故?罪性本空,诸法无我故,罪业、罪根、罪缘、罪因、罪性等其性无自性,既无自性,实乃空性,见空性即见性,见性即解脱,解脱即清净也,何来罪性之有?犹如染污之白布,经由洗涤洁净,因而恢复本有之清净光洁而已!

六祖坛经云:『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;心亡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真忏悔。』

六祖坛经云:『若欲忏悔者,端坐念实相;众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。』



7. 尚在从事杀生行业,不知能否入佛门归依三宝?

归依(梵语sarana)三宝是入佛门第一步,从中并无禁忌与限制,但是世人无学佛却自心猜忌诸多错误联想,导致障碍自他无法归依三宝,乃至障碍自他善根被蒙蔽,实乃遗憾!

切记!归依三宝(梵语tri-ratna)没有限制从事杀生业者不可归依佛门,这是肯定无惑之事实,真正有明文规定不可杀生者,是要受过五戒与在家菩萨戒之条件方有制定,世人没有正见佛法本意,因而妄猜臆测,让无知世人之思想导归错误行径,此举万万不可也。

有心欲归依三宝,善根成熟欲归依佛门,实乃庆幸与恭喜之事,更何况归依三宝为因,透过修行,福慧圆满,明心见性,三觉圆成,终极成佛,成佛为果也。





8. 近来有人提倡大乘非佛说,请慈悲释疑。
大乘(梵语maha-yana)非佛说,此论调与批判的确有谤佛谤法之罪嫌,其过失不可思议,如此说词太主观,自我意识浓厚,且粗糙笼统。大乘是否佛说或非佛说,在教内已有长久的议论,如今尚未停息过,大乘佛法之兴起,的确是由小乘佛法为基础,由年代之流传在考据上难度颇大,各说纷纭,莫衷一是,但不可否认大乘佛法之兴盛与流传,皆以小乘佛法为根本,进而理想化、逻辑化、组织化、体系化、圆满化,佛法本质不变,只要合乎佛意之三法印,大乘佛法崇高圆满之教法何尝不是佛说。

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云:『佛法五种人说:一、佛说。二、佛弟子说。三、仙人说。四、诸天说。五、化人说。』

大乘佛法圣典除佛说之外亦有此四种人演说,这是佛子无有争议之处,只要演说之法义能令人证涅槃,出三界断六道,入无生法忍(梵语anutpattika-dharma-ksanti),明心见性,庄严出世成就福慧圆满,共证佛道,若如此者,四种人说法又有何妨!又何况大小乘经典之演说,皆由佛弟子开示弘法,最后佛陀印可,虽非佛陀亲自所演说,亦等同如来所说是也。




9. 受五戒是否要五条戒律全受,或者可条条戒不同时日受戒?
十方诸佛、一切圣贤僧、开悟证果之大德,无不受持如来戒律而成佛,毕竟戒定慧是成佛成圣之宝筏阶梯,不可丝毫或缺之圣法。

但戒法又是戒定慧之首,因戒(梵语sila)生定,因定成慧(梵语prajna),因地修证如是;果地者,戒中有定慧,定(梵语samadhi)中有戒慧,慧中有戒定,三即一,一即三是也。

受五戒是一件神圣庄严解脱之大工程,受五戒是人道根本原则,五戒为因,人道为果。五戒其中一戒不受持,即人道圆满中部分受亏损,如是有二条戒或三、四条戒不受持,即人道层层品德、因果受损。受持五条戒圆满即满分戒,受持三条戒或四条戒即名多分戒,受持二条戒名少分戒,受持一条戒名为一分戒。

如是受持五戒而条条受,又不同时日受戒是佛所许可,因为佛子遵守戒法,尊重戒法,不愿受戒又犯戒,如是发心而受戒,其受戒者之精神与勇气实乃令人可敬也。毕竟佛子人人思想背景及因缘果报不同,佛大慈悲心能体解众生果报前因与后果故。



10. 杀人是不应该的,但知有人即将危害众人生命,可否将此人作掉?
人类之生命是至尊至上最为第一,一旦没有生命一切就都无意义了,是故杀生(梵语pranatipata)是一切罪恶中排行第一,综观诸多宗教亦视戒杀为首。

但是在某种情况下,杀生固然是戒杀,如果在为救度多数人特殊情况下是佛门所许可,在救三乘人情况之下,亦许可而为,此举以大公无私,在度人利他前题下是许可的,宁愿舍身成仁,自己甘愿受报而救度诸上情况,佛法立场是可行之道,只怕自己没有勇气,没有正义之发心而已!又深怕别人议论批判与受果报,不敢也不想如是实践。

立足于菩萨道(梵语bodhisattva-carya)而言,佛法立场是应勇于救度多数人之生命而开杀戒,为救三乘圣贤应行杀戒,哪怕遭受应有果报亦在所不辞,此乃特殊守持杀戒更上一层意境与升华戒品故。



11. 劫富济贫如法吗?是否要背负因果?

富有富之因果(梵语hetu-phala),贫有贫之因果,因果平等又是公平的。的确世人的观念有如是思惟:应作点好事,来个劫富济贫,让世人大快人心,人人乐道,人人称扬。甚至严重偏见思惟,富者太过富有是不应该的,富者不仁,应让穷人翻身,让贫富来个平衡,将富人清算搞斗争,劫富济贫。这些思惟见解,都是邪见犯戒犯罪之心思,佛法是不许可的,是要背负因果,并且生生世世会带来贫穷悭贪下贱之果报。

人类富贵贫穷、美丑、是非好坏善恶,都有因果微妙延续,由无量世至今,由今至尽未来无量世,都由因果业报辗转起伏相续不休不止,造作如是因,感召如是果,在因果平等下,一切公平无偏失。成佛有成佛之因果,当邪魔有邪魔之因果,上升堕落有上升堕落之因果,四生(梵语catasro-yonayah)六道有四生六道各自因果,是非善恶有是非善恶各自因果。

因果是世间之真相,一切人事物皆是因果之呈现,人们生活在因果点点滴滴中不能自觉,却口口声声喊没有因果,如是迷而不自觉,实乃令觉者所怜愍!

否定因果即等同否定自我生活之点点滴滴,不信因果即是否定自我思想行为之存在与价值,唾弃因果即是消泯自我人生与依报世界;因为因果即是人生,人生即是因果;离人生无因果,离因果无人生,佛所言亦如是也。



12. 我已受五戒,在宴席上可否以茶水向亲友敬酒,在何种情况下可开缘饮酒?
受五戒后持守戒律,其功德不可思议,受持五戒乃保持来世为人之正因,得人身不易。

佛言:得人身如爪上尘,失人身如大地土。既得人身更应珍惜为人机会,坚守戒法,不但守戒,更应加把劲向佛学佛,念佛克期取证,达念佛三昧,舍报三圣接引,亲听法音,证无生忍(梵语anutpattika-dharma-ksanti),倒驾慈航,广度有情。即是受五戒之殊胜直到舍报生西,今生就没有白走一回了。

但在宴席上更应理性对待自我,万万不可以酒敬亲友,而应以茶水互敬即可,只要自己有所坚持,相信自己有百般理由与方法来应对互敬之礼仪;如果自己无心无意愿坚持不饮酒戒,此人亦会找百般理由与方法来应对而以酒来互敬,因此,我们既得人身,又能有福报善根已三归五戒(梵语panca silani),确实是多生累劫修来,应珍惜爱护今生之身。修行要半勉强,要付出代价,方能步出生死轮回之窠臼,因而证菩提入解脱涅槃。

身体若微恙有疾病,可开缘以酒和药,治愈疾病,病愈即恢复持戒,佛所许可也。



13. 请问癌末之人要如何安顿其身心?
业报是平等的,最公平的,也是最无情,更是无奈的,又是人人无法避免的,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免于业报,人类一听到癌症,没有一人不心惊胆跳。若是自己得了癌症更是无法从容不迫,内心难以接受但又无能拒绝,恐惧无奈又无济于事,病魔考验正是修行得不得力的关键所在。

此时得知癌末之人,首先应调整自我意识,勇于承担果报,面对死亡事实,因为每个人一律平等,有生无不死,自古至今无有一人幸免;其次,既然人人寿命有限必有所终结,非死不可,但我已学佛,觉悟色身(梵语rupa-kaya)有生灭,了知人人有佛性,佛性不生不灭,究竟无生,佛性常住涅槃,此理已通达于心,死又有何惧!又有何忧!

再其次者,应提起正念,纯粹为往生而往生,世上一切俗事料理圆满,令心无忧无虑,适当之亲朋好友逐一告别辞决,说明欲往生之决心,生来既无知,但死也要去得痛快,不得死得去向不明不白,一生所为告一段落,当务之急,即是坐待往生西方净土,身心投入专注念佛(梵语buddhanusmrti),归西似箭,发愿三圣慈悲愿力加持,一心生西。

若如然如法而奉行,往生极乐心愿,必然圆满成就,也不枉今世学佛之目的,让多生累劫生死洪流在今生了结,拋弃有为生灭之色身,得证光明殊胜之法身,转凡入圣,岂不大快人心,天下第一庄严即成佛,天下第一法喜充满即往生弥陀净土,天下第一慈悲者即说法度有情。

开悟圣僧云:『拋却有漏臭皮囊,换来庄严清净身;撒手尘寰归西去,九莲台上礼慈尊。』





14. 经中提到:由戒生定,因定发慧。而六祖大师言:定慧等持。两者是否矛盾?
两者说法角度不同,两者不但不相矛盾而且正见如法。经典所言是站在凡夫(梵语prthag-jana)因地而说,凡夫修行与初发心之行者,必须次第循进,受戒持戒,因戒约束身心而产生禅定,因内心有了禅定能生智慧而破无明烦恼,因破三惑而圆成无上菩提。佛经所说正确无庸置疑。

六祖大师所言:定慧等持。这是站在果地圣者而说,破我法二执或断破六七二识者,已证得无生法忍,圆满明心见性之阶段,在果地法身中:戒中有定慧,定中有戒慧,慧中有戒定,三即一,一即三,圆满无碍,是佛法了义之说。

佛陀(梵语Buddha)与祖师说法有时约因地说,有时约果地说,有时约因地与果地同时说,佛子读诵圣典应如是正视说法者之动向与意义,方不致对佛经与祖师说法之本意产生疑惑与动摇。




15. 人往生四十九天内即随业投胎转世,为何会梦见已往生多年之父亲或亲人,要眷属为他作功德?

往生后确实在四十九天内即当随业而构成投胎转世,是故为亡者亲人眷属作功德,应该在四十九天内时效最适宜,超过四十九天后再为亡者作功德超度已无意义了,因为亡者神识既已投胎转世,往生六道四生,再为之超度或作功德机率微乎其微。

地藏经云:『七七日内如痴如聋,或在诸司辩论业果,审定之后据业受生,未测之间千万愁苦,何况堕于诸恶趣(梵语durgati)等。是命终人未得受生,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,望诸骨肉眷属,与造福力救拔,过是日后,随业受报。若是罪人,动经千百岁中,无解脱日。若是五无间罪,堕大地狱,千劫万劫,永受众苦。』

依佛经所言,既是命终四十九日后,随即构成投胎转世之事实,但为何会有梦见亲人眷属之事,这应以佛法释怀之,意识(梵语mano-vijbana)有四种:一、定中意识。二、散乱意识。三、独头意识。四、梦中意识。汝梦中所见之父亲或眷属者,乃属梦中意识所变现之境。换句话说,梦中之父亲或亲人眷属是自己心意识所产生执着,因执着产生幻影幻声幻境,这些影声境都是自己的心所幻生,也就是梦中之父亲家人眷属等于自心,自心等于父亲家人眷属是也。

进一步而言,汝根本无熟睡,熟睡无梦,但汝睡中亦有粗细之念头起伏不定,因执起幻,幻幻皆梦,梦梦皆幻,梦幻唯心所变造,知幻即觉,觉而无幻,无幻自觉,自觉无梦也。

正觉佛子不该被梦幻之境所蒙蔽而不得自觉,更应透过佛法而正觉梦幻之不实,免受梦境所困扰,甚至不能自觉将梦境自我调解,因而脱离实相真谛,自迷又迷人,自误误人,罪过无量是也。




16. 未来即将发生之事竟然在梦中先上演,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,可靠否?
既知梦中意识之真谛,对梦境不可过于执着与认真,毕竟梦是唯心(梵语citta-matra)所现之不觉幻心,因执而起幻境,幻幻之境皆不觉之心,如此梦幻之境有何可靠与正信?

确实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,白天所思想之一切念头潜伏在八识田中,八识为汝储存好好的,到深夜三更时,白天所思想的一切念头起现行,因执着幻影而上演,梦境微妙刚柔不一,喜怒哀乐悲欢颠倒似真非真,这些梦境情绪人人无法掌控自在,随其摆布,故曰:梦境。

凡人之梦境是不自在的,是颠倒(梵语viparita)不切实际的。凡人白天顶多只能掌控十分之一的念头而自在,夜晚梦境顶多掌控百分之一的念头而已,临终者顶多掌控千分之一的念头,毕竟凡人念头纷繁,心猿意马,千头万绪,微弱莫衷一是,甚难掌控,脆弱无比,心之变化莫测,令动而不动,令止而不止,止动不听使唤,凡心不可任意相信,任意信凡心却被凡心误,千变万化之凡心万万不可信,信凡心十人十差错,万人万人堕,故曰:无奈!无奈又能如何?

故佛言:『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,慎勿与色会,色会即祸生。得阿罗汉已,乃可信汝意。』



17. 何谓一念万年,万年一念?

是谓持守一念而如如不动。乃指一念即万年,万年即一念。表示舍离长短等相对概念之绝对语句。义同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谓在一念心中收摄万年之岁月而无遗。

修证有禅定(禅,梵语dhyana;定,梵语samadhi)者与证得法身者即可定破时空,一念万年,万年一念。可约迷界说,亦可约悟界说,但通常所用之含意皆以悟界所惯用是也。



18. 何谓留惑润生?菩萨为何要留惑润生?
菩萨(梵语bodhi-sattva)为度化有情,其大悲愿力所驱使,对自己所拥有之见思惑、尘沙惑、无明惑并不会排行第一顺位先净断,而以四生六道生死轮回之苦最优先考量而度化之,边修边度众生,其断惑之心非如二乘之积极,既以众生为先为重,犹若留惑以滋润众生一般是也。

确实有诸多发菩提心之行者,其悲愿远胜智增者,作为菩萨修行风范。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,但悲愿不足而堕二乘者颇多,菩萨留惑润生者皆以一乘道者为本。在教学相长自他二利情况下,逐破无明(梵语avidya)逐证法身,究竟得成无上佛道。



19. 为何说一切法皆是佛法?
大圣佛陀说法四十九年,广说一切佛法,已道尽世出世间法、有为无为法、凡夫法圣人法、世俗谛(梵语samvrtti-satyatva)真谛、佛法魔法、善法恶法、四圣六凡之一心十法界,正报依报、色心二法、空有二法、实相中道法、不二门法、缘起法,全都被佛陀说尽无遗,故曰:一切法皆是佛法。

一切法经由佛陀讲述因而正觉法之实相,不偏不失,真相大白,故曰:一切法皆是佛法。法若无佛陀演说,法之实相、因缘果、体相用、事理之真谛毕竟亦然,法尔如是、必然性、平等性,而四生六道也不觉知法之真谛,但经大圣佛陀演说诸法(一切法)后,法法皆是佛法,因为佛法是正觉之法故。




20. 何谓不二法门?如何体会空有不二?
佛法圆满之教法,达实相中道,超越相对、差别之佛法真理。指显示超越相对、差别之一切绝对、平等真理之大圣教法。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,能直见圣道者,已证无生法忍、法身(梵语dharma-kaya)、涅槃者。

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有三十三种不二法门之教法。如今世间俗语多援引佛教之「不二法门」一语,转指学习某种学问、技术、为人、处事唯一无二之方法,在意义上道理上实在与佛法所说之「不二法门」已违道甚远矣!

天台宗所立十种不二法门,以显示观心之大纲者。一般认为十不二门是互不相容、对立的,但由法华圆教来说,十不二门系显示相互圆融,一体不可区分,故从凡夫现实之一念而言,一念本自圆满具足宇宙之一切(即圆满具足三千诸法),观自身为无体之空,但为虚假之现象,即可悟入十妙之理。所谓十不二门者即是:一、色心不二门。二、内外不二门。三、修性不二门。四、因果不二门。五、染净不二门。六、依正不二门。七、自他不二门。八、三业不二门。九、权实不二门。十、受润不二门。

受持不二法门并非难事,只要正解不二门之实相真谛,如实奉行,必与不二法门相应而证悟。譬如空有不二而言,所谓空是指诸法体性无我,有是缘起而生之幻有,而缘起诸法却无自性空,空性(梵语sunyata)不碍缘起,缘起不碍空性,缘起诸法即空,故空建立在诸法上说空,非离诸法另有空可得;亦非离空性另有诸法可得,是故色空不二,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,道理显矣!空色如是,诸不二法门之实相真谛亦复如是!



21. 人生一片白茫茫,毫无方向,就这样了此残生吗?如何是好?
人非圣贤,亦无天分聪慧,活在世间不知为何而活?活之目的何在?十人有八九而不能自觉,惟有活一天算一天,如是恍惚过一生!更遑论正见生从何来,死往何处之警觉,有人已活到八九十岁之耆老了,但对自己的人生确实没有方向与意义,自认为既已生,死亦该然,却这么无知的过日子,糊里糊涂等待死亡来临,乃至对死亡产生莫名恐惧,像这些问题皆是人类一般通有惯性之认知与无奈!

大圣世尊示现人间弘法四十九年,谈经三百余会,所有弘法度众,都是针对如上所言之问题而演说。人是随善恶意识迷惑流转造业,因造业感召果报,因果报而受苦,因苦又造诸恶业,如是惑业苦辗转相续,故称「轮回生死」。

佛陀大慈大悲眼见众生(梵语bahu-jana)如是迷惑造业,在生死流转中如蚕作茧自困其身,以凡夫智慧知见是永远无法破茧而出,要跳脱生死洪流是更加无有是处,慈悲的佛陀才下降人间弘宗演教,大开狮子吼,演说大小二乘,三根普度,由生死流转门共趋涅槃还灭门,让芸芸四生六道众生由生死趣入涅槃,由凡而入圣,解脱生死轮回大苦聚。

佛法流传在人间已三千余年(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,佛陀诞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,净饭王之子),一一皆为生死轮回众生而存在,若六道众生全然解脱生死,那一切佛法亦同消失,故曰: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,佛为说八万四千法门;众生若无八万四千烦恼,佛就不必演说八万四千法门,是故,八万四千法门实乃为众生而说而设也。

人生一片白茫茫,毫无方向,绝对不可因此而了此残生,何以故?因为人命终后并非代表一切全部毁灭,色身之体纵然毁了,但人人本具之神识(佛性)亦然不灭,命终后亦然随着我人所造之善恶业所支持与延续下去,投胎转世于哪一道,是由自己善恶业识作决定,为善投生三善道,为恶投生三恶道,念佛者欲生净土,必随念佛愿力而生净土;参禅悟道者,则见性证果。造作何因,感受何果,一切平等,无有赦免与特权。

今世能投胎为人,又有缘能接触到佛法,知道人死亡后并非断灭,又能明白生死轮回的大问题,更能进一步正觉涅槃(梵语nirvana)解脱之道,这种福报其大不可言喻,实乃无价之宝,非世间金钱宝物所能较量,正所谓:百千万劫难遭遇。愿仁者深入思惟法义,同解佛陀示现人间度生本怀,共登涅槃解脱彼岸,人生无遗憾矣,实乃大幸也!



22. 何谓「阿罗汉之四果」?
是指声闻乘依四圣谛修证所证得之四种果位,即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。

初果须陀洹(梵语srota-apanna),译为入流,意思就是初入圣人之流,如大树连根拔起,数日横放地上,虽绿叶未干,但注定此树非死不可,初果者已破见惑,正见增上,纵然在人间天上往返七次,最后证成四果阿罗汉;二果斯陀含(梵语sakrd-agamin),译为一来,意思就是修到此果位,命终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,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一次,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,则在五不还天证得四果阿罗汉;三果阿那含(梵语anagamin),译为无还,意思就是修到此果位者,不再生于欲界;四果阿罗汉(梵语arhat),译为无生、应供、杀贼,意思即是修到此果位者,已解脱生死,顿破见思惑,不受后有,所作皆办,堪受人天供养,达无生境界,证入涅槃空寂之境,为声闻乘最高果位。



23. 何谓「四种三昧」?
即是四种修证禅定之法门,三昧(梵语samadhi)即是静虑、禅定、正定之意。

一、常坐三昧,又名一行三昧,即以九十日为一期,独居静室,结跏趺坐,舍诸杂念,摒除外缘,系念菩提自性,令之不乱不惑,显现清净自性为宗。若遇疲倦疾病睡盖等障,当专称一佛名,以求加被,念念不离此三昧。

二、常行三昧,又名般若三昧,即以三月为期,绕行念阿弥陀佛,当中无休息时,由佛威力、三昧力,及行者本功德力,能于定中见佛。

三、半行半坐三昧,即以七日为期,持咒旋绕,思惟实相(法身[梵语dharma-kaya]),或依法华经,于三七日间或行读此经,或坐读此经皆可,其旨在见性悟心为宗。

四、非行非坐三昧,亦名随自意三昧,其法在一切时处、一切事上,随意作观,以慧破无明惑,不拘期限,但观自心,念起则加觉照,而灭妄之,其旨在破妄证真,彰显自性法身为宗。



24. 何谓大悲三念住?作何解释?
佛陀示现人间,广度无量众生,三根普被,不分男女老幼,智愚美丑,贫富贵贱,皆以平等心而观机逗教,普利有情,共证涅槃为宗。

佛以大悲心摄化众生,常住于三种之心,名大悲三念住。

一、众生当信佛法时,佛不生欢喜心,常安住于正念(梵语samyak-smrti)正智,心地如如不动,是第一念住。

二、众生不信佛法时,佛也不生忧恼,常安住于正念正智,心地如如不动,是第二念住。

三、众生同时一类信佛法,一类不信佛法,佛知之亦不心生欢喜与忧戚,常安住于正念正智,心地如如不动,是第三念住。

欲达此大悲三念住,唯有佛方能做到,凡人遇境不顺我意,不从我心,即心生憎恨对立,无法摆平自我意识,耿耿于怀,生大忧悲苦恼;若顺我意,遵从我心我法,内心即生大欢喜,甚至连命都可断送出去,这种功力,心地谈何如如不动!所以说,有修证者不可言无修证,无修证不可言有修证,有证无证,有修无修绝对无法冒称,大圣佛陀之大悲三念住是最好的一面明镜,更是涅槃解脱(梵语vimoksa)之呈现。




25. 请问何谓三种念佛?如何下功夫?
称名念佛、观想念佛、实相念佛,谓之三种念佛。称名念佛,是口称念阿弥陀佛圣号,以达一心不乱(梵语aviksipta-citta)为宗,若加功用行,即可明心见性,顿破我法二执,超凡入圣。

观想念佛有二种,一种是观想佛之塑画像,名观像念佛;一种是观想佛之三十二相及功德,名观相念佛。观无量寿经云:『诸佛如来,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,是故汝等心想佛时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,八十随形好,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诸佛正知海,从心想生。是故应当一心系念,谛观彼佛。』

实相念佛,是谛观诸法实相(梵语dharmata),此实相即是佛之法身。法身实相无相无无相,法身当下无色无相,于六根门头放光动地,六根门前出出入入,无染无杂,无障无碍,无生无灭,究竟清净,以此心念佛见佛。念即佛,佛即念,离佛无念,离念无佛,念佛一如,名为实相念佛。

三种念佛之层次入门有别,但见性无差别,证悟之究竟果位亦无有异,正所谓:方便有多门,归元无二路。



26. 佛门所谓三种慈悲,应作何解释?
凡夫、二乘、菩萨、佛之内心世界,所发出之慈悲(梵语maitrya-karuna)有深浅、近远、狭广、净秽、厚薄之别,故演化出有三种慈悲之差异。

众生缘慈悲、法缘慈悲、无缘慈悲,名为三种慈悲。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父母兄妹眷属,常起与乐拔苦之心,这是凡夫或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。

法缘慈悲是破除我相,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,这是已断烦恼达于法空的三乘(梵语trini yanani)圣人所起的慈悲。无缘慈悲是心无分别,普度一切众生,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,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,皆起怜愍爱护之心,这是诸佛所独有之慈悲。

慈悲非口号,慈悲是应付诸行动,对四生六道众生应平等拔苦与乐,皆令入究竟涅槃为宗。慈悲心的兴起,有刚初发心者,有修得二世三世五六世者,亦有修得多生累劫者,有修得证果者,有究竟果位者,故慈悲心有众生缘慈悲、法缘慈悲、无缘慈悲等三种之差别。




27. 善根成熟不易,应如何培养善根?
善根(梵语kusala-mula)之成熟实乃不易,假如那么容易,四生六道众生早就成就菩提、成佛去了,何来众生无边度不尽!众生习气深重,业障层层无尽,三毒炽盛,个性刚强难化难调。更有烦恼障障住善根,有所知障障住菩提,清净解脱之菩提自性被覆盖,漂流三界,流浪六道,长劫忧悲苦恼,故曰凡夫(梵语prthag-jana)。

善根之培养应具八德:一、亲近善知识。二、听闻正法。三、断恶行善。四、关怀弱势。五、常发救度残障、智障者之心。六、救济贫穷困苦之人。七、发菩提心。八、归敬三宝。

佛何人也?我何人也?有为者亦若是,佛能成佛,我辈亦能成佛,佛也是由凡人修行而成佛的,佛亦由这八德培养善根而逐步由凡入圣,故经云:「我是已成之佛,汝等是未来佛。」佛佛道同,法法平等,成佛无有特权,人人依如来正法而进修,人人皆有佛性,人人皆可成佛也。




28. 实相念佛如何念?
实相(梵语dharmata)念佛者,即是念自我本源天真佛,即是自性佛,念即是佛,佛即是念;离念无佛,离佛无念,念当下即是佛,非离念外有佛,亦非离佛外有念,念佛一如,若如是见,名为正见(梵语samyag-drsti),亦名实相念佛。

实相即是诸佛法身,法身实相无相,无相无无相。实相真空妙有,念佛佛念达绝待,无有对立,每一念即佛念,念念皆佛念,佛念皆念念,当下即实相真谛。见性念佛,念念皆法身之用也,名之实相念佛。




29. 何谓「分段生死」与「变易生死」?
分段生死是三界内四生六道众生其生死(梵语samsara)轮回流转之真相,随其业报感召一世一世,或一段一段可见之身分形段可见。变易生死是三界(梵语trayo dhatavah)外三乘之生死,已无生死轮回之分段生死,无身分形段可见,只是在心念上之生生灭灭不停,是精神上心念之生死。菩萨断除根本无明,才无变易生死。



30. 佛说法有四无畏,何谓「佛四无畏」?
佛陀修证三大阿僧祇劫而三觉圆满,已证无所证,修无所修,得无所得,学无所学,已得究竟佛道,对一切众生说法时有四种无所畏:

一、一切智无所畏,就是佛有一切智,对众生说法,没有惧怕之心。

二、漏尽无所畏,就是已断尽了一切烦恼(梵语klesa),对众生说法,没有惧怕之心。

三、说障道无所畏,就是佛向大众说明种种障碍佛道之心,没有惧怕之心。

四、说尽苦道无所畏,就是佛向大众说明种种可以灭除苦之道理,没有惧怕之心。

凡夫(梵语prthag-jana)与三乘圣人未达此四无畏,故对众生演说佛法,不免有惧怕之心,欲得此四无畏之功



31. 何谓「实相无相无无相」?
约法身而言,法身之实相本不可言喻,佛为众生(梵语bahu-jana)而说法,不演说则众生不得而知,为了让众生正觉法身之存在,因而强名说实相,乃俗谛说;但法身实相本体无色无相无形,佛深怕众生着实相为有,故强名曰法身无相,乃依真谛说;佛说法身无相,众生却曲解为断灭、顽空、沉空守寂等之偏见,佛大慈悲又说无无相,乃依中道妙谛说。

若佛子依此如法正解,勤修此理,必得法身(梵语dharma-kaya),证得自性清净法身佛。实相无相无无相此三阶段,为佛度生权巧所说,无非普令佛子共证法身,共成无上佛道之无上大法。



32. 既已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是否就是无事道人,不假修行了?
明心见性约理悟与证悟二种。证悟约果地而言,确实已达无事道人,不假修行,譬如十方诸佛是也。诸佛已究竟解脱,三惑断尽,法身圆满,修无所修,证无所证,净无所净,离无所离,破无所破之境界,名之为佛。

理悟约因地而言,确实明心见性,但所证悟之法身尚未圆满究竟,犹如见到月亮初九初十之光明,至十五夜圆满月光尚有一段距离,此因地修证,尚有相可离,逐步修逐步证、步步修步步证,直到修无所修,证无所证,方告圆满成佛。

开悟圣僧云:『顿悟虽同佛,理现念犹侵,多生习气(梵语vasana)深,风停波尚涌。』


33. 何谓「寂照不二」?
此乃法身解脱体用、动静之不二门,超越对待、差别之绝待境界。

寂者,寂静之意;照者,照鉴之意,智之本体为空寂,有观照之作用,即坐禅之当体,具有止观、寂照之功。

大乘无生方便门云:『寂而常用,用而常寂;即用即寂,即寂即用,离相名寂,寂照照寂。寂照者,因性起相;照寂者,摄相归性。』

寂照为佛门四众(梵语catasrah parsadah)之重要实践德目,寂照乃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,进而破惑证真,是故寂与照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,彼此有不可互离之关系,犹如鸟之双翼,车之两轮,不可或缺是也。

解脱(梵语vimoksa)法身者,寂中能照,照中能寂,离寂无照,离照无寂,寂即是照,照即是寂,寂照一体,不一不异,所谓寂照不二是也。犹如宝镜,宝镜本身具有能照之功能,亦具有寂静之功能;当宝镜在普照之际,它不会说我能照,彼物被我所照,不刻意照对方,但自然不照而照,照而无照想,这就是宝镜微妙功能,法身亦如是,不照而照,照而无照想;又照时常寂,不因照而动,无动而照,法身亦如是;当寂静时常照,不因寂而不照,法身亦如是;寂中有照,但无照意,虽无照意,微妙寂中却能照,法身寂照不二亦如是。


34. 请法师开示水与波的关系,去体会法身体用之真谛。
水与波之关系,乃佛陀与圣僧常比喻之法则。体者,指诸法之体性与作用。体即是体性,不变之真理实相,无有分别;用即是作用,差别现象之具体表现。
  
顿悟要门论云:『净者,本体也;名者,用也。从本体起用,从用归本体,体用不二,本非殊。』

  
约佛之三身(梵语trayah kayah)而言,法身即是体,报化为用;依体起用即是法身变化报身化身而度生,不作用之时作用归体,即是没有度生之际,报化身回归法身;当作用之时体在用中,即是度生变现报化身时,法身在报化身中;体即是用,用即是体(梵语svabhava),即是法身即报化身,报化身即法身;离体无用,离用无体,体用不二也;离法身即无报化身,离报化身即无法身,法身与报化身不是为二,是一体三面,三面一体,不异不一。法身体用关系微妙如是也。
  
水喻为体,波喻为用;体用不二,喻为水波不二之道,离水无波,离波无水,因水成波,波即是水,如是巧妙譬喻,形容法身体用之妙,确实不增亦不减。是故佛陀常以水波作弘法巧妙之喻。



35. 盂兰盆会之由来为何?民间说七月是鬼月,佛教看法如何?
佛教与民间对农历七月或七月十五日之看法与意义是南辕北辙,是完全不同之内容与历史。
  
盂兰盆(梵语Ullambana)之音译,为汉语系佛教地区,根据盂兰盆经而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之仪式。盂兰盆释为﹁救倒悬、解痛苦﹂之义。比喻亡者之苦,有如倒悬,痛苦之极。
  
据盂兰盆经所载,佛弟子目犍连以天眼见其母堕在饿鬼道,皮骨相连,日夜苦闷相续,目连见已,以钵盛饭,往饷其母,然其母以恶业受报之故,饭食皆变为火炎。目连为拯救其母脱离此苦,乃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。佛陀遂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(印度雨季期间,僧众结夏安居三个月,此日乃安居结束之日),以百味饮食置于盂兰盆中以供养三宝(梵语tri-ratna),能蒙三宝加被故得无量功德,而后其母始得饮食,并得救七世父母。
  
盂兰盆经云:『是佛弟子修孝顺者,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,乃至七世父母,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,乃至七世父母,为作盂兰盆,施佛及僧,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。』
  
中国最早行盂兰盆会者传为梁武帝,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载,大同四年武帝曾至同泰寺设盂兰盆斋。又释氏六帖卷四十五载,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,即以盆盛众百味饭食五施诸佛寺。其后蔚成风气,历代帝王臣民多行此事以报父母、祖先恩德。
  
现今佛教寺院中于七月十五日,僧院循例举行盂兰盆会,在讽诵经典施食鬼道众生外,并有供僧大会,近年台湾佛教更酝酿订定七月十五日为僧宝节。此日亦为民间所谓之中元节,在民间之信仰,盛传此日地狱门大开,释放饿鬼之说,故民间多于此日屠杀牲畜,备办饮食,宴请诸饿鬼,亦请道士诵经超度,称为中元普度,世人以为可消灾免难,保佑平安顺利。
  
依佛教戒杀之立场观之,如此作法非但不能获益,反造贪瞋杀业,是故其意义与果报实在与佛教之盂兰盆会迥异,背道而行,欲升反堕也。
  
地藏菩萨本愿经云:『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,慎勿杀害,及造恶缘拜祭鬼神,求诸魍魉,何以故?尔所杀害乃至拜祭,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,但结罪缘,转增深重。假使来世,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,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,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,晚生善处。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,各据本业自受恶趣(梵语durgati),何忍眷属更为增业。譬如有人从远地来,绝粮三日,所负担物强过百斤,忽遇邻人更附少物,以是之故,转复困重。』



36. 如何修行才能达到业尽情空?

若果真修行到业尽情空之际,则登佛位。未证佛果前,破净业尽情空是有次第果位,大乘佛法即有五十二菩萨次第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等位。三业要净尽,凡情要证悟空性,的确要下很大勇气与魄力,修行要半勉强方能得力,更应付出代价,才能迈向菩提道,在修证过程,破一分无明,得一分法身,分分破分分证,兹当法身究竟圆满,正是福不唐捐,因圆果满,佛道成熟时业尽情空故。
  
开悟圣僧云:『三业(梵语trini-karmani)清净佛出世,三业不净佛灭度。』
  
业即是心所为,心无造作即无业,又业之自身本空,不空其业则业自空,能正观业之本体无我者,则能净业,毕竟业性空无自性故;情之一字亦如是,情若不空,三乘(梵语trini yanani)行者如何得证无生!又如何转凡入圣得证无上菩提,情不待空却成空,空乃诸法实相,见情无我则入真




37. 如何才算构成大妄语,其果报为何?
话说出来会带给别人严重伤害人格、生命、财产、名誉、地位者皆构成大妄语。
  
大妄语戒、又作大妄戒、妄说过人法戒、妄说自得上人法学处、上人法、过人法、妄说上人法。即禁止于未证得上人法时,妄说证悟之语。
  
妄语乃十恶之一,又作故妄语、虚妄语、虚诳语、妄舌、虚伪、欺。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之虚妄语。妄语戒为五戒、十戒之一。未至菩提而妄言得菩提,妄称证得佛道者,此系大妄语,未得言得,未证言证。
  
据大智度论(梵名 Mahaprajnaparamitasastr)卷十三载,犯妄语戒而无惭愧心者,自断于至涅槃及生天之道,并有口气臭,善神远离等十种罪过。
  
犯妄语得十种果报(梵语vipaka):一、言论人所不信。二、断丧生天。三、人天不喜近。四、自断涅槃道。五、世世口气臭。六、自断善根。七、人格破损。八、善神远离。九、众人恶之。十、恶果自招




38. 何谓「法无有比,无相待故」?

法(梵语dharma)音译为达磨,在佛典中,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,总括之类别为任持自性、轨生物解二义。任持自性者,意指保持自性而不改变之意。法乃指认识之标准、规范、法则、道理、教理、教说、真理、善行、道德等。或指佛陀所说之教示,或指佛陀之教示而集成之圣典、道德法则,或指一切万法之代称。轨生物解者,指能轨范人伦,令人产生对一切事物理解之根据。
  
法无有比,无相待故者,法乃真理也,至高无上已达绝待之境界,无能破、无能比、无相对待,故曰法也。法若有比,有相对待,有可破,不名法也。譬如菩提自性、佛、如来、法身、涅槃、妙觉、佛性、一真法界、大圆镜智(梵语adarsa-jnana)、如来藏性等皆无有比,无相对待。自性不生不灭,不可改变,法身常住无始无终是也。
  
有可比、有相待者,譬如有男即有女,有生即有灭,有高即有低,有黑即有白,有喜即有忧,有是即有非,有善即有恶,有智即有愚,有富即有贫,有贵即有贱,有长即有短,有美即有丑,有乐即有苦,诸如上所述,世间一切万法,一一皆有比,皆有相对待,若有相对待有比,有能有所,有相互对立者就有生灭,有增减,是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、非永恒、非平等性、非究竟归宿之处。
  
佛子之学佛动机与目的即在寻求自性解脱,证法身涅槃,同登佛地。达佛地之境即法无有比,无相待故。法者此处指自性法身是也。自性法身之境界已破无所破,证无所证,修无所修,离无所离,净无所净之究竟果地处。彻底无有比无相待者,诸有漏之三毒、三惑、无明烦恼、习气诸缠净空无遗,何来有比有相待,故曰:佛、如来、自性法身佛也。



39. 经云:「善能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」何谓「第一义」?
第一义谛(梵语paramartha-satya),二谛之一,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。为世俗谛之对称,略称第一义。又称胜义谛、真谛、圣谛、涅槃、真如、实相、中道、法界。总括其名,即指深妙无上之真理,为诸法中之第一,故称第一义谛。
  
佛教各宗派对第一义谛所下之定义不尽相同,如小乘说一切有部将单一而不可分解之对象视为真实存在之认识,称为胜义谛,中观学派则认为诸圣贤了解缘起性空之理,洞彻世俗认识之颠倒,以此道理为真实,称为真谛。
  
依大乘佛法而言,主要藉真谛与俗谛(梵语samvrti-satya)二者调和世间与出世间之对立,将此二谛联系起来观察现象,称为中观、中道,为大乘最基本原则之一。
  
禅宗多用「第一义」相对于第二义之相待差别,特以第一义来诠显绝对不可思议之境界。
  
维摩诘经云:『善能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』此处所指「第一义」者,乃指法身、佛法而言。解脱圣者依体起用,善分别一切诸法相,但自性法身不被外境所惑动,不染尘生心,如如不动,诸圣亦如是!
  
六祖坛经云:『何名无念?知见一切法,心不染着,是为无念。用即遍一切处,亦不着一切处;但净本心,使六识出六门,于六尘中无染无杂,来去自由,通用无滞,即是般若三昧,自在解脱,名无念行。』
  
六祖坛经云:『真如自性起念,六根虽有见闻觉知,不染万境,而真性常自在。』



40. 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照见四大五蕴皆空?
五蕴(梵语panca-skandha)又作五阴、五众、五聚。三科之一,乃积聚、类别之意。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。
  
一、色蕴者,即一切色法之类聚,如地水火风之类。二、受蕴者,即苦、乐、舍、眼触等所生之诸受。三、想蕴者,眼触等所生之诸想。四、行蕴者,除色、受、想、识外之一切有为法,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。五、识蕴者,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。
  
然而四大本空五蕴无我,何以故?诸法所成皆由缘起,缘起诸法皆空无自性,四大五蕴亦由缘起,其性本空。譬如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缘起,缘起之四大身躯当下空性、无我、无常、可坏性、非永恒性、非独立性,当体即空,非离身体另有空性可得,空性建立在身体之无我而说空性,是故身体即空,空即身体;身体与空非一非异。如是正觉(梵语samyak-sambodhi)便入色空不二之实相中道。四大身体色空不二之道与五蕴无我之不二门亦如是。
  
色蕴体性本空如是,受蕴之苦乐舍眼触等所生诸受亦皆缘起、空性、无我。受即是空,空即是受,受空不二。想蕴之眼触等所生之诸想,亦由缘起而生,当体诸想亦空性、无我。想即是空,空即是想,想空不二。行蕴之所造作之一切有为法,一一皆为缘起、空性、无我。行即是空,空即是行,行空不二。识蕴之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,诸识皆由缘起、空性、无我。识即是空,空即是识,识空不二。
  
大智慧者正觉四大五蕴体性之无我、空性,即名照见四大五蕴皆空。虽正见空性无我,但不能正见佛性,会自法身,广学一切佛法无益。
  
开悟祖师云:『五蕴山中藏真人,六根门头放光明;日夜相处不相识,迷失主人甚可怜。』




41. 璎珞经云:『有而犯者,胜无不犯;有犯名菩萨,无犯名外道。』是何意义?
发菩提心(梵语bodhi-citta)欲成佛道,当菩萨应受五戒、菩萨戒,戒为无上菩提本,戒乃三慧之一,犹如宝鼎三足,缺一不可,十方诸佛皆由戒之基础成就定慧故。
  
梵网经云:『戒如明日月,亦如璎珞珠,微尘菩萨众,由是成正觉。一切有心者,皆应摄佛戒,众生受佛戒,即入诸佛位,位同大觉已,真是诸佛子。』
  
佛子理应受戒正当性如是。有而犯者,胜无不犯;有犯名菩萨,无犯名外道。是何意?即指发过菩提心之菩萨行者,纵然有受过戒,但因种种因缘故而犯戒,如此情况还胜过没有发菩提心与没有受戒者;何以故?因为有犯名菩萨,无犯名外道。这岂不是令人心生矛盾!为何有犯称为菩萨,无犯反而是外道?佛陀以这个角度说法是殊胜意义,此意义是建立在受戒功德之殊胜,受戒奠定在出三界断六道,证法身涅槃之基本法则,佛陀欲令佛子对受戒正面认识,鼓励受戒之重要性,纵然菩萨受戒后,有因缘而犯戒,但是受戒已种下戒法、戒体、戒相、戒行之佛性种子,已烙印在八识(梵语astau vijnanani)田中了,这戒之四科门既已种入八识田中,哪怕受果报,轮回生死无量劫,这种子是不会消失或增减,一旦善报因缘成熟时,此受戒犯戒菩萨,学佛善根又会再度现前,起欢喜心又入佛门向佛精进佛道,故曰有犯名菩萨。
  
华严经云:『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;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』
  
为何无犯名外道?佛子受戒即入诸佛位,位同大觉已。但一般人没有受戒,其八识田中毫无戒之四科门佛性种子,犹若外道故,外道之所以外道就是心外求法,不明道即心,心即道,离心外求道,始终不见道,又加上没有受佛戒,故曰外道。外道无受戒没有犯戒,始终就是外道,重点在八识田中无戒种是也,欲成就无上菩提,毫无期日,故曰无犯名外道。



42. 受五戒而杀死人,与未受五戒而杀死人有何不同?
杀死人乃五戒之一,受过五戒理应不该杀人,但是人不惹红尘,红尘自惹人之情况下,迫不得已而杀人,在自卫情急而杀人;或救度多数人而杀人,或救三乘圣人而杀人,杀人动机因有心无心而杀,其果报悬殊是有差异。
  
未受五戒而杀人,亦有罪报,不因无受戒而杀人即无罪报,杀人属性罪。性罪即指不论有受戒无受戒,只要构成杀死人即有罪,不是有受戒杀人而有罪,无受戒而杀人即无罪,故名性罪。
  
有受五戒而杀死人,即应受该有之果报,因果(梵语hetu-phala)平等故,但果报还尽,得人身会继续善根延续而学佛,因学佛而证菩提;无受五戒而杀死人,亦同等受该得之果报,无可赦免,无能逃避业报,因果平等故,但果报尽时,八识田中无种下受戒种子,无有佛法善根,无缘亲近三宝,故亦由业力牵制漂流,不得涅槃解脱,始终作个三界(梵语trayo dhatavah)流浪汉,六道苦命儿。是故受五戒杀死人与无受五戒杀死人,其意义与果报确实天渊之别。



43. 观世音菩萨之道场在何处?民间传说其前世为妙善公主是否正确?
观世音菩萨行化道场,可分二种:一、根本道场—指极乐世界,因观世音菩萨乃极乐世界(梵名 Sukhavati)之大菩萨,西方三圣之一。二、化现道场—在十方世界中,凡有观世音菩萨教化之处,即是观世音菩萨化现之道场。
  
以娑婆世界而言,华严经记载,印度南部有座普陀落伽山,是观世音菩萨在这娑婆世界最初示现之道场,在中国所知道之观世音菩萨道场,是浙江南海普陀山。
  
约果地而言,观世音菩萨(梵名 Avalokitesvara)早在无量劫前已成就无上佛道,名曰:正法明如来。约示现而言,乃倒驾慈航示现十方世界广度无量有情之大菩萨,非凡夫菩萨,非初地法身菩萨至十地法身菩萨,亦非等觉菩萨,而是证得佛地倒驾慈航,示现大菩萨之菩萨也。
  
观世音菩萨往昔曾为妙善公主。据编年通论卷十载,天神答南山道宣律师所问观音大士缘起时,谓往昔过去劫有庄严王,夫人名:宝应,生三女,长女名妙颜,次女名妙音,三女名妙善,现千手千眼圣像。民间传说妙善公主其由来,即由此衍生至民间是也。



44. 佛教对堕胎及安乐死之看法如何?
堕胎实亦杀生之一,受孕在四十九天内行堕胎属轻罪;五十天后而行堕胎属波罗夷罪(梵语parajika),意译为断头罪、杀死人之罪、重罪,依佛教而言实不应堕胎。但在怀孕初期四十九天,胎儿神识还可以自由进出母胎,因此,婴儿神识若发现将被堕胎,或是不喜欢这个母亲时,他还可以逃命或自行离去,若婴儿自行离去,母亲就会发生自然流产。但过了四十九天,婴儿神识就逃不出母胎了。是故怀孕初期四十九天堕胎,属于轻罪;五十天以后堕胎,属于重罪,原因即是如此也。
  
古代医学科技尚未发达研发X光与扫描,不明胎儿种种状况,譬如不知男或女,六根是否健全,身体是否残障,是否畸形,但由现代文明医学科技能正确了知胎儿之状况,若发现胎儿有如上种种严重瑕疵之际,往往夫妻俩有取择堕胎之思惟(梵语cintana)。
  
古代人与现代人思考模式确实有差距,古人较保守(因果观、道德观),往往遵守古法而不堕胎之思惟;但现代人心里思考方向不一定遵守古法,而以现实生活状况模式而堕胎,或许心想畸形胎儿出生,会给社会增添负担,加上自己与胎儿未来之困扰因素,在多种考量之下决定堕胎了事。
  
佛教处于因果立场,道德立场,杀业立场,是肯定不行堕胎之杀业也。
  
业报未尽,而行安乐死,显然违背业果,根本上佛教是无有此例。当今社会有人提倡安乐死,这还会牵涉到法律问题、人权问题、生者之意愿等等。若病患者严重到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之际,若病患自己有强烈意愿欲安乐死,法律、人权多方向考量若可行,是否开放松绑,确实值得批判与研究,癌末患者,诸多不能堪受癌细胞窜延之下,痛苦煎熬无能承受情景,确实有很多人服毒自尽,上吊断命,不胜枚举,诸如此例,是否可行安乐死,的确可研讨之必要。



45. 「婴灵」是否存在?
「婴灵」字眼是现代人之名词,意译为母亲怀孕至出生数月期间,包括流产、堕胎、胎死腹中、或出生数月而死亡者,婴儿之神识,谓之婴灵。
  
婴灵之神识不可言无,若说无婴灵,岂不断灭说,唯物论说!因为构成整体生命是色心缘起故。但婴灵之寿命长短如何呢?婴灵之果报随其多生累劫之业因(梵语karma-hetu)有直接关系,快则被堕胎即随其有缘之母亲(六道)投胎转世去,最慢则四十九天即投胎转世,婴灵之果报造业不同,故受报亦不同。



46. 未学佛前自视高傲,曾恶心不敬尊经毁坏经典,破口骂僧,毁谤三宝,事后甚感后悔,不知如何忏悔?
凡夫众生无始劫来无知造业,无明(梵语avidya)结罪,甚至明知故犯,已成习气惯性作用,是故无明造业受苦于三界六道轮回生死,永续周旋不出,为圣者所悲愍故!
  
未学佛者不明三藏法义,对大圣佛陀之大智大悲大雄大力大喜大舍伟大精神全然无知,甚至人云亦云,却闯祸造下毁坏经典,破口骂僧等诸罪行,
事后清醒过来,或经人说法,善根(梵语kusala-mula)涌现,如今已成虔诚佛弟子,深感后悔往昔所造诸恶业,有忏悔心者,恶业是可消除净化的,是可清净的,天下再大之罪恶抵不过「悔」之一字,因为罪性本空,幻化不可得。
  
有忏悔心,有惭愧心者,此人亦可转凡入圣,佛言:一阐提者亦可成佛。首先庆幸你有勇气行忏悔心,乃至生大惭愧心,你能自发性,自觉性自救自度,实乃稀有难得。
  
佛遗教经云:『惭耻之服,于诸庄严,最为第一,惭如铁钩,能制人非法,是故常当惭耻,无得暂替。若离惭耻,则失诸功德。有愧之人,则有善法。若无愧者,与诸禽兽无相异也。』
  
如佛所言,佛子若起忏悔心、惭愧心,诸般恶业实可洗涤清净,犹如污秽不净之布,经由洗涤洁净还归本净。不然所造诸恶,岂可消溶断丧本罪!造作如是恶因,必然感召恶果,毕竟因果如影随形,丝毫不爽也!
  
地藏菩萨本愿经云:『若有众生出佛身血,毁谤三宝,不敬尊经,亦当堕于无间地狱(梵名 Avici-naraka),千万亿劫求出无期。』



47. 疑心念佛能否往生净土?
大圣佛陀弘宗演教,被度三界,破众生三惑,普令有情出离苦海,同证无生,乃至广演净土法门,未曾丝毫妄语,闻佛演法亲证涅槃者不计其数,往生极乐净土者亦不胜枚举。
  
金刚经云:『如来(梵语tathagata)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。』
  
自古至今,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何其多,何以故?释迦无虚言,弥陀无虚愿,弥陀世尊所发四十八愿,愿愿度众生,无有任何一愿不兑现,故称大愿王,念佛发愿生西者,只要信愿行三资粮坚固不动摇,专注一心勇猛念佛,归心似箭,净念相续,毕命为期,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。
  
鼓音王经云:『若有四众受持阿弥陀佛名号,临命终时佛与圣众接引往生。』
  
蕅益大师云:『念佛工夫,只贵真实,信心第一,要信我是未成之佛,弥陀是已成之佛,其体无二;次信娑婆(梵语saha)是苦,安养是归处。纵得上品善,若不回向,亦不得往生;若芝麻小善,懂得回向,亦得往生。』
  
在在说明往生净土信心之重要性,乃至发愿回向丝毫也不可或缺之关键所在。如果念佛者心存怀疑,确实会感召生西诸多折扣,往生净土不成;或生彼净土之边地七宝宫殿,但于五百岁中,常不见佛,不闻经法,不见菩萨声闻圣众,虽有余乐,犹不乐彼处,等到自己渐破疑心,深自悔责,愿求往彼极乐,尔后弥陀愿力与自力相应,即得生彼极乐佛国也。
  
弥陀世尊从未妄语欺诳众生,但是众生自我生疑,让自己堕疑宫城,虽然最后也生彼极乐,但浪得虚度岁月,菩提晚成,众生自我愚痴,由疑心得如是报也!
  
无量寿经云:『慈氏菩萨白佛言:世尊!何因何缘,彼国人民,胎生化生?佛告慈氏,若有众生以「疑惑心」,修诸功德,愿生彼国,不了佛智、不思议智、不可称智、大乘广智、无等无伦最上胜智,于此诸智,疑惑不信,然犹信罪福,修习善本,愿生其国,此诸众生,生彼宫殿,寿五百岁,常不见佛,不闻经法,不见菩萨声闻圣众,是故于彼国土,谓之胎生。
  
若有众生,明信佛智,乃至胜者,作诸功德,信心回向,此诸众生,于七宝华中,自然化生,跏趺而坐,须臾之顷,身相光明,智慧功德,如诸菩萨具足成就。』
  
信佛智慧、信佛愿力不虚,与不信佛智,对佛之愿力产生疑心,两者感召果报差别悬殊,既已疑佛不信佛而感召疑宫城,若有忏悔心、惭愧心、自责心、悔过心,欲求离彼处,一心向佛欲生极乐,专注正念弥陀圣号,即得与佛本愿相应,剎那生彼佛国。
  
无量寿经云:『以疑惑智慧故,生彼七宝宫殿,无有刑罚,乃至一念恶事,但于五百岁中,不见三宝,不得供养,修诸善本,以此为苦。虽有余乐,犹不乐彼处。若此众生,识其本罪,深自悔责,求离彼处,即得如意,往诣无量寿佛所,恭敬供养,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。
  
弥勒(梵名 Maitreya)当知!其有菩萨,疑惑者,为失大利,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。』



48. 金刚经大意在教导人「破相显性」,请问如何破相显性?
金刚经乃般若品,处处皆令佛子正觉(梵语samyak-sambodhi)诸法无我,空无自性,如是了达洞彻缘起性空,性空缘起之道,逐步离一切相,即见空性,见空性即见性,见性即见法身,见法身即见如来,如来即佛。
  
金刚经云:『此人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所以者何?我相即是非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是非相。何以故?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。』
  
修持金刚经大意在于破相离相,不住诸法相,离无所离,住无所住,究竟在显示出如来法身,这才是金刚经给佛子核心之启示。
  
金刚经云:『诸菩萨摩诃萨,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……是故须菩提!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(梵语anuttara-samyak-sambodhi)心。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生无所住心,若心有住,即为非住。』
  
「破相显性」,在在说明法身非相非色,无形无状,不能以色见法身,法身无色故。不可以眼见如来之法身,何以故?法身无相,云何得见,众生妙性亦复如是!亦不可以音声求如来,如来之法身非以音声可得,若可以音声闻得如来之法身,此也非如来之法身也;如众生自性,可否以耳闻,若可以耳闻,即非佛性也。
  
如来之法身非色非声非相,无形无状,不可以心思,不可以识识,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,如来处处破相离相,处处显性,悲心彻骨,相为性之相用,见相用不见性,见性即见如来,见如来即见法身。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,看时不见,悟则全彰,用时遍布法界(梵语dharma-dhatu),于行住坐卧,施为动作中皆性之用也,诸君见性否?
  
金刚经云:『须菩提于意云何!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?须菩提言:如是如是!以三十二相观如来。佛言:须菩提!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,转轮圣王即是如来。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如我解佛所说义,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。尔时世尊而说偈言: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』




49. 禅宗教人「看话头」,请问话头如何看?
「看话头」与「看话禅」意义无异。与「默照禅」相对称。为临济宗大慧宗杲之宗风。看,指见之意;话,即公案之意,即专就一则古人之话头,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,此种禅风称为看话禅。此禅风先慧后定,与「默照禅」之先定后慧大异其趣。
  
看话禅之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赵州从谂之「狗子无佛性」为始,而于唐末五代,拈提古则公案以摧破知觉情识之风极为兴盛。至宋代大慧宗杲则极力主张专门参看一则话头,后之临济宗皆奉为圭臬。尔后其风益盛,如明代中明本特为揭橥麻三斤、柏子树、须弥山、平常心是道、云门顾、赵州无等古公案,颇影响一代之禅风。
  
明、清以至于今,此禅风犹未绝。此外,宋代以后,禅净合习之思潮甚盛,以「阿弥陀佛」(梵名 Amita-buddha)四字为公案之风极盛一时,此亦为看话禅之一种。
  
古德圣僧又以「看话念佛」,即以一句「阿弥陀佛」,或「念佛者是谁」为公案,拈提参究,以求开悟;此亦为看话禅之一种。又称参究念佛、念佛公案。如将阿弥陀经「一心不乱」之语,分为事理二义,忆佛念佛,称为事一心;超越有无之念心,且断除前后际,仅以「阿弥陀佛」四字为话头,以此拈提,即可速达见性成佛,此为理一心。
  
在宋代,大慧宗杲主张看话禅,以心性开发之法门。当时永明寿祖师主张禅净共修之风亦盛。诸祖主张以「阿弥陀佛」四字作为话头,即可顿悟见性与往生,称为看话念佛。
  
「看话头」即是看守话未发之前之心,谓之看话头;若话已出,即成话尾,「参话头」即参究未发之本体性,其性空性无我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,远离相对待,性无有比,法身常住,光明自在,解脱涅槃(梵语nirvana)故。参究熏陶,克期取证,法身不显自显,不见自见,不会自会,乃至不证自证,终究之「参话头」—实乃「见性成佛」,「圆满三觉」为宗为依。
  
赐偈云:『你有我亦有,君无我亦无;有无俱不立,相对嘴卢都。』



50. 为何六祖惠能大师教人不可住心观净?
行道者证悟法身,不以住为住,不以观为观;若以住为住,则为沉空守寂、无事禅、枯木死灰禅、默照邪禅、默然静照、兀兀坐定,皆非禅之本意,乃偏倚之禅定。悟空住空,偏真涅槃,亦非佛意也。
  
观净者,观即净,净即观,非离净外有观,亦非观外有净,因为净即心,观亦是心(梵语citta),何必多此一举,将心观心!构成能所,即成对待,凡境心意识显矣,即落入有为生灭,我法对立,心境相对故。
  
六祖惠能大师乃实证实相无相无无相之圣者,对解脱涅槃之意,以圆满了义立场作此评论也。毕竟「住」当下即性也,「观」当下亦是性也;处处不落相对待,时时不构成有比,紧扣着法身绝待、无有比,如此法身荡荡,赤裸裸、金烁烁,一丝不挂,全然法身清净佛普现矣!
  
有心有志向开悟自性(梵语svabhava)法身者,依此顿教门如法奉行,人人皆可同证无上涅槃,必与十方诸佛所证无异,毕竟十方诸佛亦如是修证如是成佛故。




51. 请问法师我在家中自己作早晚课,该诵何经咒?
在家弟子有个家庭事业,确实经理诸事,忙碌交煎;但善根(梵语kusala-mula)深厚,还有心作早晚课,实为难能可贵,亦是末法中稀有难得之善男女。读诵经典作功课确实需要,因为白天经理事业,毫无空暇可参究佛法大意,理应早晚定时定量作功课,以净三业。
  
如何为自己立早晚课?又为何应诵经修行呢?众生易散漫、易懈怠、易原谅自己,自我找借口不精进修行,修行者在凡夫地本应勉强自我精进修道,理由有十二:一、易生懈怠。二、心性不定。三、人身难得。四、佛法难闻。五、人生苦短。六、生命无常(梵语anitya)。七、人生苦海。八、人道易觉悟。九、一暴百千劫。十、延续累世善根。十一、轮回路险。十二、终极佛道。
  
该诵何经咒呢?只要是了义经、圆满法、出世法、涅槃法、菩提法、净土法,一一皆可诵持;不了义、不圆满之典籍可省略,因为诵持不了义法,依旧不能出世解脱,无法证无生,那么佛道又如何能圆成?却反遭致虚度光阴,浪费青春,修行反浪得虚名,是故,选择经典受持读诵,乃至取择当早晚课诵,经典就不得不审慎取择。
  
约净土法门而言,当取净土三经为依归。约参禅悟道者而言,当取金刚经、六祖坛经、楞严经、楞伽经……等诸经为依归,选择经典订早晚课,应与自己所修之法门有相关,方易相应契机,终究同证菩提为上。



52. 请法师开示「伽蓝菩萨」之由来?
据佛祖统纪卷六智者传所载,隋代智者大师曾在玉泉山入定,定中见关圣帝君显灵,四处参访名师,欲求大师为他安头,长期执着已断之头,口出:还我头来……。智者大师一语道破曰:四大(梵语catvari maha-bhutani)本空,五蕴无我,岂有头颅之实有?帝君亦不愧是一位正义化身之智慧者,当下闻此法义,如晴天霹雳一般,剎那间悟入诸法无我之道,并彻悟自性无相之理,恍然大悟,欲作佛子,智者大师即为帝君授三归依。

关帝大发悲愿,化玉泉山崎岖之地为平址,以供大师建寺弘法。之后,又向大师求受五戒,而成为正式之佛弟子。后世佛教亦有将关帝列为伽蓝神者,因关帝既已为佛子,已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发愿拥护伽蓝,普令梵剎(梵语brahmaksetra)永安宁。后来佛子尊称为伽蓝菩萨。
  
关帝,原名羽,字云长。三国时蜀汉河东郡解县人。勇猛过人,为一代虎将。因素重情义,秉性忠直,故名垂青史。明神宗时,敕封为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」。因此,后代民间多尊称为「关圣帝君」,或略称为「关帝」。



53. 世人观念认为:出家应存和尚本、尼姑本,才不会吃苦菜,真有这回事吗?
出家(梵语pravrajya)是一件神圣庄严大事,动机乃为成就无上佛道,普度四生六道同证菩提为宗旨。其道心与悲愿发心乃出于自发性,心甘情愿,法喜充满,道心坚固犹若金刚,如是作为方为正见出家。
  
如果想出家又想要存些和尚本(钱财)、尼姑本 (钱财),住佛寺才不会吃苦菜,那倒不必出家修行了,果真如此,请问是为了真修行而出家,或为钱而出家,如果是为了真修行而出家,佛门大道出家解脱正法,全然毫无劝人带着钱出家;若是为了钱而出家,此人根本无道心,尚未修行就畏惧忧虑在先,深怕出家无钱财会受人冷漠,或怕佛寺排挤诸想。
  
教内早期确实有些道场有如是情景,目前佛教界内亦有少数这些问题存在,但由于知识普遍提升,佛法透过卫星全球快速宣扬,流通世界五大洲,在电视、网路,一些平面资讯皆可得到如来正法,人人心中对佛法思想已有所普遍了解,对于为何要出家修行,出家修行者应具备些什么条件?出家真正动机目的何在?都已了然正见正解,实乃可贺可喜也!是故,对于出家应存和尚本、尼姑本才不会在佛寺吃到苦头等偏激思想,已有所净化与厘清之功。
  
出家修行是一件大喜事,为了解脱生死轮回而出家,为广度无量有情而出家,为离苦得乐自度度人而出家,为证法身涅槃而出家,为成就福慧圆满成佛而出家,发如是心而出家,是名正见(梵语samyag-drsti)出家。
  
开悟圣僧云:『孔雀虽有色严身,不如鸿鹤能远飞;白衣虽有富贵力,不如出家功德深。』
  
出家乃出三界家、出六道轮回家、出生死苦海家、出烦恼无明家、出情爱打结纠缠家,发如是心出家方合佛意,若不符合这些根本观念而出家,人云亦云,自我意识作祟,亦难免处处障道,自残善根,自我沉溺生死轮回之窠臼,流浪三界,生死轮回,受大苦聚,永无止息。
  
出家修道应时时刻刻心存解脱生死为念,明心见性为念,证法身涅槃为念,达无生法忍(梵语anutpattika-dharma-ksanti)为念,成就三觉圆满入佛地为念,成佛度生为念,是名正念。
  
五灯会元百丈文章云:『灵光独耀,迥脱根尘,体露真常,不拘文字,心性无染,本自真成,但离妄缘,即如如佛。』


54. 家属往生为何暂时不能哭泣与移动?
人死亡后并非代表一切皆消灭,若连同神识亦灭,否定神识存在,这是邪见之唯物论。依佛法而言,构成整体生命存在是色心缘起论,不偏唯心与唯物。纵然唯物之四大已生灭乌有,但神识亦然存在,兹当命终之际,即随其习气(梵语vasana)、念力、业力所牵引,构成投胎转世,而轮回六道,投生六道之哪一道,由习气、业力、念力(梵语smrti-balani)所定夺,一般人是无法掌控支配,是名平等。
  
若有修有证之行道者,既已修证得解脱涅槃,即能随其意愿而得大自在。换句话说,可随其解脱法身乘愿再来度生,或自在出入六道之任何一道而得自在无碍,随顺因缘度众生,神通变化无障碍故。因为圣者自性解脱,妙用无方,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故。
  
一般凡人毫无修行,自性无戒定慧,心境柔弱,没有定力之功,遇事心性散乱,脆弱浮动,载浮载沉,漂渺不定,是故,当命终舍报之剎那,暂且将其躯体简单放平,千万不可哭泣或硬性搬动,何以故?因为刚命终者,虽已舍报,但神识犹存弥留躯体,在尚未离去之前,一切皆灵灵觉觉,清清楚楚于一心,若触动他,或哭泣哀嚎,亡者之神识亦有所听受,只是徒劳添增亡者忧伤之感,对他毫无利益,本可随其善业投生善道,但由眷属亲人之哭泣呼叫搬动之故,扰乱神识,触动身体,亡灵生大苦恼与憎恨,当下由善生转而堕恶趣,由是之故,我佛弟子应正视命终者之权益,亦即投生善道或往生净土之大因缘是也。




55. 出家度众生成佛是美事,但全世界人人都出家了,那岂不是人类断种了?
当今社会与世界,确实诸多之人对佛法已正信正见(梵语samyag-drsti),也有很多人欲一心出家修行,相对的也绝对有人不想出家修行,善根也没有某种程度成熟,也有主张在家修行,诸多因缘,在不同思惟领域中,层出不穷之观念,焉能嘴巴说一说,欲出家即可出家?确实出家修道是绝对正确思想与行为,应具备正见佛法,善根慧根要成熟,福德因缘要具足,家眷亲人无障碍,自己多生累劫菩提正因具足、身心无残缺、无负人债、无诉讼,感情处理圆满,综合出家因缘无欠缺,方得如愿以偿—出家。
  
举例出这些因素,我能一一过关吗?能无障碍吗?乃至能一一顺利吗?严重者自己之习气、业障(梵语karmavarana)、诸多感情血浓于水等等,自我能突破重围吗?实在难上加难,困上加困,不简单就是不简单,万人找不到一人而能如意出家也。
  
是故,要全世界人人都出家,人类绝种,是永远不可能成立;我若反问发问之人:那你欲出家否?相信答案很清楚:NO、NO、impossible不可能啦!我有十个百个理由说我不可能出家。我长得美丽大方、人缘好、教育高、有好事业、毫无善根、有男朋友,若出家,岂不是失去传宗接代,断人种了!理由问题比他人更多。诸位仁者细心思惟!全世界之人都出家了,最起码问问题之人还有她一人未出家哩!所以这个问题是不会发生的。
  
纵然全世界之人都出家修行了,人种断灭了,有何不好?有何不可?学佛最终目的就是成佛,成圣成佛是多么庄严无上,成就大慈大悲大智大愿大喜大舍,究竟圆满人格,成就佛道实乃至上至尊之大事,证法身涅槃,光明自在,清净无为至乐,具足三身(梵语trayah kayah)四智五眼六通,无事不办,无理不通,学无所学,无学无为,超然无事道人,悠游十方世界,逍遥光明自在无所障碍,有何不可!有何不好!难道非要作三界苦命儿,六道流浪汉不可,沉浸苦海卡好(台语)。
  
勿忘记人类亦是六道轮回之一道也。人道伦理,传宗接代之观念,若无彻底净化,邪见不导正,欲得出离六道、断三界,无有是处。




56. 何谓「一阐提」?一阐提之人可否成佛?
一阐提(梵语icchantika)之音译。此语原为「正有欲求之人」,故译为断善根、信不具足、极欲、大贪、无种性、烧种,即指断绝一切善根,无法成佛者。
  
入楞伽经卷二分阐提为二:一、断善阐提,即本来即缺解脱因者(断善根)。二、大悲阐提,又作菩萨阐提,即菩萨本着救度一切众生之悲愿,而故意不入涅槃(梵语nirvana)。
  
大庄严论经卷一中,亦有二说:一、有性阐提,借助佛力,终了亦可成佛者。二、无性阐提,无论至何时,皆不得成佛者。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,则立有断善阐提、大悲阐提和无性阐提三者之说。其中,断善阐提乃属有性阐提一类。一阐提发心至难,喻若天生之盲人难以治愈,故喻为生盲阐提。
  
昔时,道生主张「阐提成佛」之说,遭受守旧僧众之抨击,直至昙无谶译出「大般涅槃经」后,此类说法乃渐被接受。然法相宗仍主张有不能成佛之众生存在;天台、华严及其他大乘诸宗,则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。故一阐提能否成佛,犹为教界争论之问题。




57. 无知造业有果报吗?
无知亦即无明之意,无明(梵语avidya),亦为烦恼之别称。即不如实知见之意;即暗昧事物,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。亦即不达、不解、不了,而以愚痴为其自相。泛指无智、愚昧,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。为十二因缘之一。又作无明支。俱舍宗、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(心之作用)之一,即称作痴。
  
无知造业,即非故意造作,心对事理真相不知而造业,果报还是有,不因无知或无明广造诸业就消减而无罪报。如果无明造业或无知造业而不感召果报,那么多生累劫以来所造之杀盗淫妄,何以恶性循环相续杀盗淫妄相互仇对,不止不休!又为何无始劫来载浮载沉不出于六道沉沦?凡夫就是处于迷妄无知而广造诸恶,是故轮回三界周旋不出,毕竟,因果平等,业报如影随形,丝毫之业因也无法遁迹而幸免!
  
不故思业与故思业中,受他人之强制或由于无智所造之轻业,不熏增业种子,称为不增长业。据瑜伽师地论卷九载,十种不增长业,一、梦所作业,谓梦中所为,非意思所起,亦非身口所作,是为不增长业。二、无知所作业,谓无所知觉之人,所作之业,皆非意思所起,是为不增长业。三、无故思所作业,谓身口所作之业,非故意所思而起,是为不增长业。四、不利不数所作业,谓不以利养而作,亦不数数而作,是为不增长业。五、狂乱所作业,谓痴狂昏乱之人,于身口所作,本非故意,亦非知觉,是为不增长业。六、失念所作业,谓人既失正念,即同迷痴,凡所作之业,皆不由意地而起,是为不增长业。七、非乐欲所作业,谓凡所作业,必从乐欲心而起,若其所作,既非乐欲,是为不增长业。八、自性无记业,谓无记性(不善不恶之性)所作,非善因缘,亦非不善因缘,是为不增长业。九、悔所损业,谓先所作业,既生惭愧,悔过迁善,其业即损,是为不增长业。十、对治所损业,谓所作业,方便对治,如瞋心起时,即以慈悲(梵语maitrya-karuna)对治,其业损减,是为不增长业。
  
综观而言!所作之业,处于非故意或无心而作业,就不会增长业力之延续,其业种无力推动故。





58. 救了一百人之功德,杀了一人之罪,可否抵消百人中之一位,则剩九十九位之功德,如是论功过可行否?
世人往往如是论功过,乍看之下有点道理,但约佛法立场而言,是不符合因果平等之法。杀人有杀人之罪恶因果,救人有救人之功德因果,而功过是不可能互为相抵消。
  
唯识宗明确启发佛子,造作善因或恶因,这些善恶种子会烙印八识田中,八识如仓库一般为这善恶种子保存坚固,丝毫不会散失。一旦多生累劫之业障(梵语karmavarana)现前与外境之缘会合,果报当下产生,果报之现前是由自己业障现前而感召,要现什么果报,乃由八识田中所储存之善恶种子决定,而决定之善恶种子之强弱轻重是关键所在。若恶种子较为强烈则先现恶报,若善种子较强烈则先现善报。在善恶果报中微妙不可思议,所现之报不局限现世与过去世,乃至无始劫前之善恶种子亦如实而报,故说,果报现前乃由善恶种子之强弱轻重所决定故。
  
果报(梵语vipaka)现前微妙不可思议,甚至于救一百条人命之善业,有时因缘晚成熟,而迟迟晚报;反而杀人一命之恶业,却因缘先成熟而早报。总之,善恶之报实相即如是。
  
业障现前,当受果报之际,是善恶现前之自我感召,绝非佛菩萨所支配,更非上帝神明在操控,亦非任何人可左右,亦非阎罗王所安排,而是自己所造之业因,如今已成熟而受果报是也。




59. 如何降伏「贡高我慢」?
我慢(梵语atma-mana)。谓视「我」为一己之中心,由此所执之「我」而形成憍慢心。为七慢之一、九慢之一。成唯识论卷四云:『我慢者,谓踞傲恃所执我,令心高举,故名我慢。』
  
贡高我慢者,实乃属心病,这种心态在家庭内、社会上、国际上,人人不喜近,人缘逐渐消损,德行破断,因为心生憍慢,凡事认为自己优胜,甚至比他人卑劣低能,在自卑中,依然视他人为低劣卑微,这心病显然自我难调伏,应多礼佛拜佛,日日消除我慢贡高心,多称叹他人,以减弱自我贡高之心病。因为对人贡高我慢,尚未损伤对方,当下自心已伤及法身。动此贡高我慢心时,其心剎那即生心病,表面上虽无身口造业,但内心已形成意业,亦必感召果报。
  
贡高我慢者,对于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、有所悟,却起高傲自大之心。如经论中常举示的未得谓得、未获谓获、未触谓触、未证谓证等,均属修行人生起增上慢诸例。法华论卷下列举七种增上慢心,一、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。二、声闻一向决定增上慢心。三、大乘一向决定增上慢心。四、实无谓有增上慢心。五、散乱增上慢心。六、实有功德增上慢心。七、实无功德增上慢心。
  
凡夫未证得法身,内心所产生慢心可谓多种不同角度,因人而异,有了我慢心总是障碍法身,蒙蔽菩提。贡高我慢其过失无量,今略提我慢心之十过:一者自断涅槃道。二者善神远离。三者人格破损。四者自丧善根(梵语kusala-mula)。五者恶果自招。六者容貌丑陋。七者言论人所不信。八者损自德行。九者众人唾弃。十者人不喜近。




60. 「随喜赞叹」之功德如何?请慈悲开示!
随喜(梵语anumodana)。谓见他人行善,随之心生欢喜。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载,听闻经典而随喜,次次累积,功德至大。大智度论卷六十一,谓随喜者之功德,胜于行善者本人。
  
不修行则罢,若欲真修行,理应普遍性、永恒性、平等性而行随喜,令自我自性解脱,逐渐步入无生,证得法身方为究竟法则;若见、若闻、若觉、若知他人造福行善,皆随而欢喜,如是广大心而随喜,方为佛意。
  
大小二乘之随喜不同,大乘(梵语maha-yana)之随喜广通三世十方诸佛及弟子,小乘仅局限于三世佛;大乘随喜法身之功德,小乘仅随喜身之功德;大乘之随喜通于漏、无漏,小乘之随喜唯限有漏心。
  
随喜功德亦为佛门极为重要修行法门之一,甚至不可或缺之法则,因为随喜者能破自我嫉妒心,嫉妒心乃障道因缘,令行道者堕落,是故,佛陀以身作则,在任何时处,常随喜赞叹佛之弟子,如赞叹目犍连为我弟子中神通第一,富楼那为我弟子中说法第一,舍利弗为我弟子中智慧第一,阿那律为我弟子中天眼第一,须菩提为我弟子中解空第一等等,大圣佛陀随喜赞叹弟子是彻底圆满而说,绝无保留,令弟子欢喜、生信心、结好缘、师生更友好、彼此距离越拉近,佛陀不愧是佛陀也!
  
随喜他人之功德,自己亦得莫大功德。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云:『展转闻法华经,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,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。』
  
随喜功德,为普贤菩萨所发十大愿之一。即见他人累积功德,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。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、不惜身命、舍头目髓脑、修诸苦行,以至成道、灭度等所有功德,乃至六道四生,声闻辟支佛,一切菩萨等之诸善功德,我皆随顺欢喜。
  
随喜回向(梵语parinama)之重要性,佛子应将自他一切之善根、善行、善事,随之欢喜踊跃,且将此诸善根功德,回向于众生、回向于佛道。若如是随喜赞叹功德,乃至回向之真谛,名之圆满佛意是也。



&, amp;, nbsp;
61. 何谓「食存五观」?
食存五观,指禅林中(佛寺)沙门(梵语sramana)于进食之前所应作之五种观法。

一、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。谓此食垦植收获舂磨、淘汰炊煮,所费功夫甚多,且施主减其妻子之分,为求福而施,故受食时,应作此观。

二、忖己德行,全缺应供。谓若不坐禅诵经,参悟自性法身、营三宝事、不持戒受施则堕,故不宜受食;德行若全,则可应供受食。

三、防心离过,贪等为宗。谓须防心离于三过,于上味食不起贪,于中味食不起痴,于下味食不起瞋。否则不知惭愧(梵语hri-apatrapya),堕三恶道,故受食时,当作此观。

四、正事良药,为疗形枯。谓饥渴为主病,故须以食为药,不可贪着。

五、为成道业,应受此食。谓不食则饥渴病生,难成道业,而多食致患,少食气衰,故必食得适量,以资身修道。

由观想此五事之故,斋堂又称五观堂。




62. 何谓「三十七道品」?
道品(梵语bodhi-paksika)又作菩提分、觉支,即为追求智慧,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。又称三十七觉支、三十七菩提分、三十七助道法、三十七品道法。循此三十七法则而修,即可次第趋于菩提,故称为菩提分法。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:
  
(1)四念处(梵语catvari smrty-upasthanani),又作四念住。一、身念处,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。二、受念处,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。三、心念处,观此识心念念生灭,更无常住。四、法念处,观诸法因缘生,无自主自在之性,是为诸法无我。
  
(2)四正勤(梵语catvari prahanani),又作四正断。一、已生恶令永断。二、未生恶令不生。三、未生善令生起。四、已生善令增长。
  
(3)四如意足,又作四神足(梵语catvara-rddhipadah)。一、欲如意足,希慕所修之法如愿满足。二、精进如意足,于所修之法,专注一心,无有间杂,而能如愿满足。三、念如意足,于所修之法,记忆不忘,如愿满足。四、思惟如意足,心思所修之法,不令忘失,如愿满足。
  
(4)五根(梵语pancendriyani),根即是能生之意,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。一、信根,笃信正道及助道法,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。二、精进根,修于正法,无间无杂。三、念根,乃于正法记忆不忘。四、定根,摄心不散,一心寂定,是为定根。五、慧根,对于诸法观照明了,是为慧根。
  
(5)五力(梵语panca balani),力即力用,能破恶成善。一、信力,信根增长,能破诸疑惑。二、精进力,精进根增长,能破身心懈怠。三、念力,念根增长,能破诸邪念,成就出世正念功德。四、定力,定根增长,能破诸乱想,发诸禅定。五、慧力,慧根增长,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。
  
(6)七觉分(梵语saptabodhyavgani),又作七觉支、七觉意。一、择法觉分,能拣择诸法之真伪。二、精进觉分,修诸道法,无有间杂。三、喜觉分,契悟真法,心得欢喜。四、除觉分,能断除诸见烦恼。五、舍觉分,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。六、定觉分,能觉了所发之禅定。七、念觉分,能思惟所修之道法。
  
(7)八正道(梵语aryastavgika-marga),又作八圣道、八道谛。一、正见,能见真理。二、正思惟,心无邪念。三、正语,言无虚妄。四、正业,住于清净善业。五、正命,依法乞食活命。六、正精进,修诸道行,能无间杂。七、正念,能专心忆念善法。八、正定,身心寂静,正住真空之理。
  
佛门四众依此三十七道品勤修,必得道果,证涅槃,入无生,究竟圆成无上菩提。





63. 何谓「十八界」?
十八界(梵语astadasa dhatavah)。乃指在我人一身中,能依之识、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。界为种类、种族之意。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,故称十八界,又作十八持。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根〔梵语sad indriyani〕(此为能发生认识之功能),及其所对之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境〔梵语sad visayah〕(为认识之对象),以及感官(六根)缘对境(六境)所生之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识(梵语sadvijnana),合为十八种,称为十八界。

十八界中,除去六识,则为十二处,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,依此,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,亦即世出世法,色心二法,有为无为法,生死涅槃,圣凡等皆总摄其内是也。






64. 何谓「三涂八难」?
华严经所载,三涂八难共入毗卢性海,意谓在三涂与八难果报众生,无缘听闻佛法,受此果报,如生长边地,因佛陀之大悲愿力教化,随而共证法身。毗卢性海,指毗卢遮那佛之体性广大无限,犹如大海。又作毗卢藏海。毗卢为法身如来,故毗卢性海亦通法性界、佛性界。
  
毗卢遮那,为佛之报身(梵语sambhoga-kaya)或法身。意译遍一切处、遍照、光明遍照、大日遍照、净满、广博严净之义理。
  
所谓三涂,又作三途。即火涂、刀涂、血涂,意同三恶道之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。
  
一、火涂,即地狱道,或以于彼处,受苦之众生常为镬汤炉炭之热所苦,或以彼处火聚甚多,故称火涂。
  
二、刀涂,即饿鬼道,以于彼处之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之苦,故称刀涂。
  
三、血涂,即畜生道,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,强者伏弱,互相吞啖,饮血食肉,故称血涂。
  
「涂」之义有二,一为残害,如涂炭;二为所趣,意指恶趣、恶道。
  
八难(梵语astav aksanah)。指不得遇佛、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。又作八难处、八难解法、八无暇、八不闲、八非时、八恶、八不闲时节。
  
中阿含卷二十九(八难经)载,八难即:
  
一、在地狱难,众生因恶业所感,堕于地狱,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,不得见佛闻法。
  
二、在饿鬼难,饿鬼(梵语preta)有三种:一、业最重之饿鬼,长劫不闻浆水之名。二、业次重之饿鬼,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。三、业轻之饿鬼,时或一饱,加以刀杖驱逼,填河塞海,受苦无量。
  
三、在畜生难,畜生种类不一,亦各随因受报,或为人畜养,或居山海等处,常受鞭加杀害,或互相吞啖,受苦无穷。
  
四、在长寿天难,此天以五百劫为寿,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。无想者,以其心想不行,如冰鱼蛰虫,外道修行多生其处,而障于见佛闻法。
  
五、在边地之郁单越难,郁单越(梵名Uttara-kuru),译为胜处,生此处者,其人寿千岁,命无中夭,贪着享乐而不受教化,是以圣人不出其中,不得见佛闻法。
  
六、盲聋喑难,此等人虽生中国(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),而业障深重,盲聋喑,诸根不具,虽值佛出世,而不能见佛闻法。
  
七、世智辩聪难,谓虽聪利,唯务耽习外道经书,不信出世正法。
  
八、生在佛前佛后难,谓由业重缘薄,生在佛前佛后,不得见佛闻法。
  
由正觉三涂八难足见此辈之业障深厚,我佛弟子应有所觉悟,万万不可造作三毒十恶五逆之罪业,方免堕三涂八难大苦聚;更应勤习戒定慧,断惑证真,转识成智,究竟明心见性,洞彻法身,同证涅槃,方为所务。





65. 佛法讲「唯心净土、自性弥陀」,是否就否定「弥陀佛与净土」之存在?
佛在净土三经明文记载一清二楚,道道地地心外之净土乃实际存在,不因禅宗、天台宗、华严经、维摩诘经等大力倡导唯心净土、自性弥陀,因此,就将西方极乐世界(梵名 Sukhavati)与阿弥陀佛否决,若将之否决,即是将诸佛净土否决,亦等同否决事相,执理废事,失去实相中道义,以偏概全,严重破坏圆满如来圣法。毕竟十方诸佛有诸佛度生之净土。
  
各宗派倡导唯心净土、自性弥陀,乃建立在悟性明心立场,一切时处皆立足见性成佛为修行最高原则,是故,不心外求法,包括心外之净土与诸佛,目的在回光返照,照见本性为宗,故有此立论,但无知者不明禅宗、天台等立论动机与目的,误以为确立唯心净土、自性弥陀之大意,就无知一并误认没有心外净土与诸佛存在,确实有佛子如是被误导而不自知,本身又无深入经藏,对法理无知,因此,随着人云亦云之心态颇多。
  
自性弥陀者,又作己心弥陀、己心净土、唯心弥陀。指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。六祖坛经云:『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。』即万法唯心,十界互具之理,弥陀存于一己心中,以观我心而显自性之弥陀。亦即一般所谓凝视自心,以开悟佛性而成佛之意。通常与「唯心净土」并列为联句,即「自性弥陀、唯心净土」,为天台宗、华严宗、禅宗、密宗等圣道诸宗所盛谈。唯净土宗之信仰与之有异,而主张净土系在己心之外。
  
唯心净土者,净土乃唯心所变,存于众生(梵语bahu-jana)心内。依唯识之理,净土为佛、凡夫各各心之所变。若就如来所变之土而言,如来心无漏,故土亦无漏;若就凡夫所变之土而言,凡夫心未得无漏,故土为有漏。又所观之佛亦为自心变现之相,心外不能见佛之真相。故佛、净土皆非心外之法,皆唯心所变。
  
禅宗以维摩诘经之心净土净说为根据,谓直了心性,即心即佛,自心明白之处,即是净土,称为唯心净土、自性弥陀。





66. 家属亲人如何为命终之家眷作功德?
为命终者作功德,是急迫需要,而且应在有效时间内;若超越时效为亡者作功德,亡者所得到之利益,几乎已微乎其微,甚至白忙一场,是故,为亡者作法事功德,理应如法而且时效应掌握住,不得散失。并为亡者诵经念佛,供养三宝(梵语tri-ratna),为亡者布施财物,然后普皆回向亡者,令亡者承此善因得生善道,并承佛愿力接引生西。为亡者作功德,应发自内心虔诚敬意,必得感应道交,亡者得利,蒙超善道。
  
地藏经云:『临命终时,父母眷属,宜为设福,以资前路,或悬旛盖,及然油灯。或转读尊经,或供养佛像,及诸圣像,乃至念佛菩萨,及辟支佛名字,一名一号,历临终人耳根,或闻在本识,是诸众生所造恶业,计其感果必堕恶趣,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,如是众罪,悉皆消灭。
  
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,广造众善,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,得生人天,受胜妙乐,现在眷属利益无量。』
  
为亡者称念佛菩萨名号,亡者其神识若未脱离躯体,眷属家人大声称念佛菩萨名号,其神识耳根(梵语srotrendriya)所闻,能灭无量罪,得无量福,发愿即得往生净土。
  
地藏经云:『若有临命终人,家中眷属乃至一人,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,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,余业报等悉得消灭。是五无间罪,虽至极重,动经亿劫,了不得出,承斯临命终时,他人为其称念佛名,于是罪中亦渐消灭。何况众生自称自念,获福无量,灭无量罪。』





67. 何谓「耳根圆通」?
楞严会上,二十五位大小乘圣众各自宣说所证之圆通方便,其中观世音菩萨以「耳根圆通」被文殊(梵名 Manjusri)菩萨赞誉为最上、最殊胜。文殊大士并举出三种真实而称赞耳根之圆通,即是:

一、通真实,谓眼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诸根皆不如耳根,盖眼不见障外,乃至心意有纷杂不定之时;而耳根则能隔墙听音响,远近俱可闻。

二、圆真实,谓十方俱击鼓,亦可同时闻声。

三、常真实,谓声有止息、动静之时,亦不失闻性,有声则有闻,无声则不闻,然声之有无,其闻性皆湛然常住而了无生灭。
  
总而言之,在二十五大小乘圣众发表各自开悟证果经过当中,文殊菩萨赞叹以观世音菩萨之「耳根圆通」为最上、最殊胜,并以三种真实殊胜之处作为圆满结论,今举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发表证道之原文如下:
  
楞严经云:『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世尊!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,于时有佛出现于世,名观世音,我于彼佛,发菩提心,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(梵语samadhi),初于闻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动静二相了然不生,如是渐增,闻所闻尽,尽闻不住,觉所觉空,空觉极圆,空所空灭,生灭既灭,寂灭现前,忽然超越世出世间,十方圆明,获二殊胜,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,与佛如来同一慈力;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,与诸众生,同一悲仰。世尊!由我供养观音如来,蒙彼佛如来,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,与佛如来同慈力故,令我身成三十二应,入诸国土。』
  
这即是观世音菩萨「耳根圆通」之由来,观音大士如是修证而成就无上菩提,我佛四众弟子若如法如实奉行「耳根圆通」修法,欲证成佛道,终有是处。




68. 为何「楞严经」先灭,何经最慢灭?
大圣佛陀四十九年弘宗演教,利益无量人天,开悟证果,超凡入圣者无法计算其数量,仅能以无量无边之数形容之。去圣遥远,如来正法已过,像法也已过,当今正处末法时代。所谓末法之末者即是衰微、尾端、微弱、近灭之意,即如来正法已近衰灭之际,故称末法(梵语saddharma-vipralopa)。
  
楞严经乃如来正法眼藏,涅槃解脱神圣之标帜,明心见性之圭臬,破邪显正之大法,成佛之道。有如是大因缘之功德,在佛门中有「小藏经」之称,具足有天台宗、华严宗、唯识宗、净土宗、禅宗、律宗、密宗等各宗思想,甚至自古至今诸宗派弘法利生,无不引用本经而为说法。
  
是故,楞严经在教内占有极崇高地位,是佛弟子无庸置疑之事实,为何崇高尊贵大法之楞严经会最先灭亡,其由有二:一者楞严经是一部破邪魔之圣典,在本经中戒律严格,佛陀详述持戒真实义,细腻组织,不如法不持戒者见而避之舍之;邪魔外道知道本经如同一面照妖镜,邪恶魔道诸法遇上楞严经,当下粉碎其邪魔外道法,妖法邪魔法暴露无遗,是故,魔道震撼恐惧,一来毁破魔法,二来魔道中之魔子魔孙一一被楞严经大法所度化入佛门故,因此魔王惧怕颤栗,即誓愿破佛毁法,甚至穿如来袈裟(梵语kasaya),吃如来饭破尽如来正法,目前当今佛教正处于如是危机之际,这是大众有目所共睹。
  
二者有少数学者与僧众自认大乘非佛说,乃至南传佛教亦否定大乘是佛说等等,如是庄严、解脱、圆满之佛乘大法亦受如上二者所影响与破毁,实乃佛门大难,外道邪魔毁破佛法,佛子四众护法人人有责,不可推卸,不可逃避职责;但由佛子自破佛法,实乃大为不该,罪过无边,如是谤佛谤法乃逆罪,无间地狱之果报,应行痛切忏悔,岂可不慎乎!
  
梵网经云:『破法戒,如狮子身中虫,自食狮子肉,非余外虫,如是佛子自破佛法,非外道天魔能破。若受佛戒者,应护佛戒,如念一子,如事父母,不可毁破。而菩萨闻外道恶人,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,如三百矛刺心,千刀万杖打拍其身,等无有异。宁自入地狱,经于百劫,而不一闻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,而况自破佛戒!教人破法因缘,亦无孝顺之心。』
  
净土法门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法门殊胜,一生佛国,永不退转,直至成佛,佛以大悲愿力摄受群生,佛陀法运灭尽,特留无量寿经百年,悲心彻骨。
  
佛说无量寿经云:『无得以我灭度之后,复生疑惑,当来之世,经道灭尽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经,止住百岁。其有众生,值斯经者,随意所愿,皆可得度。』





69. 大圣佛陀教导佛子勿生分别,是否指善恶、是非、凡圣、因果不分?佛陀所指之勿生分别其真实义何在?

佛意勿生分别,其旨在息心忘虑,动念即乖,令六七二识净化解脱,转识成智,普见不生灭之法身,念念见性,见性成佛为宗旨。并非劝人是非不分、善恶不辨、圣凡不明、错乱因果(梵语hetu-phala),如果是这样子,岂不是天下大乱,世界混沌,三毒十恶全出现,感召人心惶惶不安,人人没希望,个个恐惧忧虑,不知何时倒大楣!
  
因为是非不分、善恶不辨、圣凡不明、因果错乱。是可当非,非可当是;善可当恶,恶可当善;凡可当圣,圣可当凡,如是黑白不分,乱象缤纷,这就是世间,不可错解佛意。
  
勿生分别是要止息凡夫心境之分别执着,免得因分别执着而广造诸恶,因造业致召苦报,导致生死(梵语samsara)轮回,周旋不出。
  
在圣者果地而言,分别无染,自性解脱无碍,虽分别诸法而自性不动,自性虽不动但能分别诸法,内外不住,来去自由,能除执心,通达无碍,自性动而不动,不动而动,动与不动究竟解脱,无杂无染,自性妙用无方。
  
六祖坛经云:『何名无念?知见一切法,心不染着,是为无念。用即遍一切处,亦不着一切处;但净本心,使六识出六门,于六尘中无染无杂,来去自由,通用无滞,即是般若三昧,自在解脱,名无念行。
  
若百物不思,当令念绝,即是法缚,即名边见。善知识!悟无念法者,万法尽通;悟无念法者,见诸佛境界;悟无念法者,至佛地位。』





70. 为何「人道」是六道中最好修行之处?
确实人道是六道中最好修行之处。天道(梵语deva-gati)即天界之天人,其福报大,唯有享受微妙之天乐,无心无意修行,唯乐无苦,不易觉悟,故其善根不成熟,无法修行故;阿修罗道(梵语asura-gati),有天之福无天之德,生性暴躁,情绪杂乱,易生瞋心,好斗成性,常与天兵天将互相斗争,善根未成熟,无空修行故;地狱道(梵语narakagati),唯有受苦果报,连休息片刻亦无暇,何有时间可修行;畜生道(梵语tiryagyoni-gati),其果报千差万别,连说话言谈能力亦无,如何沟通修行之道;饿鬼道(梵语pretagati),三餐都成问题了,所受之果报已惨不忍睹,何来善根修行!
  
唯有人道好修行,因为人活在世上有苦有乐易觉悟,智商高,有智慧能力,觉悟人生宇宙真相,能了知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蕴无我之道。若遇善知识开示,或宿世善根成熟,则修行意念即猛然精进,一心向佛,勤修三藏教典,为无上佛道发大誓愿,故说,人道易觉悟、易修行、易证道;其余五道,善根不易成熟,不是受大乐即是受大苦聚之报,或感召三涂,岂能有修行之分?故曰:人道较好修行。





71. 何谓「阿修罗」?阿修罗为何那么好战?
阿修罗(梵语Asura)。略称修罗。为六道之一,八部众之一,十界之一。意译为非天、非同类、不端正。旧译不酒、不饮酒。多由瞋、慢、疑等三因而受生,乃常怀瞋心而好战斗之大力神之生所。
  
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,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,经常被视为恶神,而与帝释天争斗不休,以致出现了修罗场、修罗战等名词。
  
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,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:一、身行微恶。二、口行微恶。三、意行微恶。四、起憍慢。五、起我慢。六、起增上慢。七、起大慢。八、起邪慢。九、起慢慢。十、回诸善根。
  
阿修罗之所以会那么好战,有几项因缘:一、属习气瞋慢疑驱使,动则强悍斗战。二、修罗女诸多嫁帝释天王为妃女,修罗女常怀疑心,误认帝释与其他妃女交谈,便生疑心,回家告状修罗王,修罗王心生瞋怒便向帝释挑战。三、忉利天(梵名 Trayastrimsa)方所本为阿修罗道所住处,却为帝释天强大之天兵天将所战败,阿修罗因而退居须弥山之山腰处,事后阿修罗道却一心想再取回本来所居住之忉利天,是故常发动干戈与帝释天王征战。刀兵劫之因果,事出有因,果由因来,如是相续不息。





72. 何谓「四禅八定」?
四禅(梵语catvari-dhyanani),又作四静虑、色界定。即色界天之四禅。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,合之而成八定,故知八定包含四禅。
  
四与八并举者,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,则在色界为「禅」,在无色界为「定」;若以色界、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「散」,则色及无色二界,皆称为「定」。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,而称之为八定。又若区别色界与无色界之禅定,则色界之禅定「定、慧均等」,无色界之禅定,其相微细而「定多慧少」。
  
四禅天(梵名 Caturdhyanabhumi)又称四静虑天、四静虑处、四生静虑、生静虑。指修习四禅定所得报果之色界天,或指居于此界之众生。即色界之初禅天、第二禅天、第三禅天、第四禅天。
  
八定,定即收摄散乱之心而归于凝然不动之状态。色界、无色界各有四定,故称为八定。何等为八定?一、初禅天定。二、二禅天定。三、三禅天定。四、四禅天定。五、空处天定。六、识处天定。七、无所有处定。八、非想非非想处定。





73. 何谓「六欲天」?
指欲界之六天:
  
一、四大王天(梵语Caturmaharajakayika-deva),又作大王天、四王天。有持国天王、增长天王、广目天王、多闻天王等及其所部之天众。身量为四分之一俱卢舍,俱卢舍,为印度古代之尺度名。一俱卢舍即三千六百尺,大约于阿兰若至聚落之距离。以人间五百岁为一昼夜,定寿五百岁。
  
二、三十三天(梵语Trayastrimsa),又作忉利天。帝释天在中央,其四方各有八天,合为三十三天。身量为半俱卢舍,以人间百岁为一昼夜,定寿一千岁。
  
三、焰摩天(梵语Yama),又作夜摩天、炎摩天、时分天。主称须夜摩天。身量为四分之三俱卢舍,以人间二百岁为一昼夜,定寿二千岁。
  
四、兜率天(梵语Tusita)又作史多天、兜率陀天、喜足天。其主称删兜率陀天王。身量为一俱卢舍,以人间四百岁为一昼夜,定寿四千岁。
  
五、化自在天(梵语Nirmana-rati),由神通力自在变作五妙欲境而受用。又作乐变化天、无憍乐天、无贡高天、尼摩罗天。其主称善化天王,身量为一又四分之一俱卢舍,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昼夜,定寿八千岁。
  
六、他化自在天(梵语Paranirmita-vasa-vartin),于他所变化之欲境自在受乐。又作他化自转天、他化乐天、化应声天、波罗尼蜜天。其主称自在天王,身量为一俱卢舍半,以人间一千六百岁为一昼夜,定寿一万六千岁。
  
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山腰,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,故称为地居天;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诸天,住于三十三天之上方空间,故称为空居天。此六欲天虽于欲境有三种受用之别,然犹为受欲之类,故称欲生。





74. 何谓「业感缘起论」?
将万法生起之因由归诸于吾人之作业力,称为业感缘起论。缘起论乃佛陀证悟之独特思想,是其他各种宗教、哲学、思想所未曾有者,其完整之理论体系于原始佛教时代即已具备,后世之论师乃以之为根本教理,而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、赖耶缘起、真如缘起、法界缘起、六大缘起等一系列之缘起论系统教说。
  
一、业感缘起,如俱舍论所说,谓诸法之缘起系由于业力所感之故,即由善恶之业力可招感善恶果报,此果报亦为业(梵语karman),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报,如是则因果相依而循环不尽。
  
换句话说,业感缘起,谓惑、业、苦三道辗转轮回而因果相续。盖「惑」为心之病,「业」为身之恶,「苦」为生死之果报;以心之病为缘而造身之恶,由身之恶为因而感生死之果;如此惑、业、苦三道辗转,互为因果,故称业感缘起。所谓三世因果、十二因缘观即由此而来。
  
二、赖耶缘起,为法相宗基于解深密经、瑜伽师地论、唯识论等所说。谓业力系来自于众生心识之阿赖耶识中所执持之种子,此种子遇缘则生起「现行」,复由现行熏染种子(称新熏种子),其后再遇缘则更生现行,自现行又熏种子,如是辗转依存、互为因果而无穷无尽,故知阿赖耶识乃一切万法开发之本源。总而言之!唯识宗主张一切诸法之种子皆含藏于吾人第八阿赖耶识中,变现而成森罗万象,即所谓「三界唯心、万法唯识」,此即赖耶缘起。
  
三、真如缘起,主要依据大乘起信论而说者,谓众生心识之阿赖耶识虽为发动宇宙一切现象之本源,然溯其根源,则为含藏真如之如来藏心;诸法系真如由无明之缘而起动,犹如海水本自湛然,然由风之缘而产生千波万浪,翻腾不已。
  
真如(梵语bhuta-tathata)乃不生不灭而绝对平等者,故谓事即理,理即事,惟以染净迷悟之别,而有心真如门、心生灭门之说,然此二门不一不异,无有别体。
  
四、法界缘起,系华严宗基于华严经所说。谓万法相互融通,以一法成一切法,以一切法起一法,主伴具足,相入相即,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。
  
华严宗亦主张由真如之实体开发宇宙万法,而由平等之真如变现出差别之万法(法界缘起),并谓缘起差别之诸法为事,真如平等之理性为理。
  
五、六大缘起,此系密宗所说,谓一切诸法皆由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等六大遇缘而生起者。主张毗卢遮那(大日如来)为宇宙之本源、万有之实体,而毗卢遮那之体即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等六大,六大即佛身,佛身即六大(六大缘起);并谓于六大随缘起动而成之宇宙万有中,生缘生之有为法为事,不生不灭之无为法为理。






75. 请问地狱是唯心所现否?
唯心(梵语citta-matra),宇宙所有存在皆由心变现,心外无任何实法存在。亦即心为万有之本体,唯一之真实。华严一乘十玄门云:「三界虚妄,唯一心作」即此义。
  
盖有情生存之迷界(三界),悉是一心所变现,谓心外有实在之某物,乃纯属妄想所致,故言三界唯一心,心外无别法(三界唯心)。
  
六十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如来林菩萨之偈云:「心如工画师,画种种五阴,一切世界中,无法而不造。如心佛亦尔,如佛众生然,心佛及众生,是三无差别。」
  
华严宗称心为能造(造者),佛与众生为所造(被造者),悟如来藏者为佛,迷者为众生。缘起有染净之别,但心之自体皆同,故说三无差别。
  
唯(梵语matrata),音译摩怛剌多。「唯」字含有三义:一、简别,即简别此法异于他法。二、决定,即决定有此法。三、显胜,即显示此法之殊胜。
  
三界唯心,唯一心作,佛与魔一心作,世间出世间唯一心作,天堂地狱一心作,上升堕落一心作,凡圣一心作,确实心为万有本体,一切万法皆由心变现,大乘法义处处显示万法唯心之道,地狱当然唯心所现,心地有造作五逆十恶之因,地狱恶果无不皆由心所变现;心若无造作诸恶业,自然地狱之恶报心中无由而生,故云:心如工画师,画种种五阴,一切世界中,无法而不造。
  
地狱之存在是问你我是否有造作恶逆诸罪否?若有造作则有地狱;若无造作则不感召地狱,地狱之有无唯心作故。
  
地藏经云:『圣女问曰:我闻铁围之内,地狱在中,是事实不?无毒答曰:实有地狱。圣女问曰:我今云何得到狱所?无毒答曰:若非威神、即须业力,非此二事,终不能到。』
  
经文在在说明若非威神、即须业力,非此二事,终不能到。足见地狱果报实乃唯心所现是也。譬如梦境,明明梦中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,万法唯心,三界一心作,地狱唯心亦复如是!
  
大乘佛教,如唯识宗与华严宗,则强调「唯心所现」,「唯识无境」,不但主张万有诸法为心之显现,并强调「心识」亦为空、无自性,大空大有,真空妙有故。





76. 为何佛说「忍辱」是一切苦行所不能及?
菩萨修忍辱是一项不可思议之功力,确实是一切苦行所不能及之修行法门,忍辱度毁坏,达忍辱解脱,诸余法门即驾轻就熟矣!菩萨修忍辱如何修?又为何是诸苦行所不能及?细说如下:
  
忍辱(梵语ksanti),音译羼提、羼底、乞叉底。意译安忍、忍、忍耐之意。六波罗蜜之一,十波罗蜜之一。即令心安稳,堪忍外在之侮辱、恼害等,亦即凡加诸身心之苦恼、苦痛,皆堪忍之。
  
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载,忍辱含不忿怒、不结怨、心不怀恶意等三种行相。佛教特重忍辱,尤以大乘佛教为最,以忍辱为六波罗蜜之一,乃菩萨所必须修行之德目。
  
修行者可以修苦行(梵语duskara-carya)修得极苦出汁,百般严苛自我,可日中一食一粒米,可穿百衲衣、住破碎漏雨茅蓬、打赤脚、年年禁语不言等,如是加把劲勤修苦行,教内人人诸多可办得到;但是他人加诸诽谤、抹黑、污辱、恶骂、蛮力暴行、砍杀、恶质委屈你之际,你可否稳如须弥山而如如不动?是否不被境界所转?是否内心不怀憎恨?是否不报复还牙?是否内心纤尘不染?不暴跳如雷?相信在凡夫因地无人可堪受,更难抵挡如是委屈诸恶烈攻击,忍辱法门如是难修难成;但如果修忍辱已波罗蜜(解脱自在),即渐破无明,渐证法身,究竟顿破一切无明,终了圆顿法身,成就佛道。
  
佛遗教经云:『汝等比丘,若有人来节节支解,当自摄心,无令瞋恨,亦当护口,勿出恶言。若纵恚心,则自妨道,失功德利。忍之为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。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慧人也。
  
所以者何?瞋恚之害,则破诸善法,坏好名闻,今世后世,人不喜见。当知瞋心,甚于猛火,常当防护,无令得入,劫功德贼,无过瞋恚。白衣受欲非行道人,无法自制,瞋犹可恕。出家行道无欲之人,而怀瞋恚,甚不可也。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,非所应也。』
  
法华经卷三载,菩萨(梵语bodhi-sattva)修行忍辱波罗蜜,有六种功德:一、能忍所骂,虽被叱骂,而能忍受不加报复。二、能忍所打,虽被人捶打,而能忍受不加报复。三、能忍所恼,虽被人恼害,而能忍受不加报复。四、能忍所瞋,虽被人瞋呵,而能忍受不加报复。五、八法不动,不为世间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等八法所动。六、烦恼不染,一切烦恼,皆不能染。






77. 佛已证涅槃,得金刚不坏身,为何还要示现入灭?
佛确实已证得无上大涅槃,得金刚不坏身,那为何要示现入灭呢?我们要了解,佛示现四大之色身是有为生灭,度化众生因缘圆满就入灭,这是诸佛出世度生圆满后而入灭必然之惯例,金刚不坏身乃指佛之清净法身而言,法身常住,无为无生灭,住动天地无增减。佛所证之大涅槃具足常、净、我、乐四种庄严自在解脱之德,并具必然性、永恒性、普遍性,如是涅槃功德乃诸佛平等圆备是也。
  
涅槃(梵语nirvana)之真实义,唯识宗所立有四种涅槃:
  
一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,又称自性清净涅槃、本来清净涅槃、性净涅槃。谓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。一切诸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藏,然本来自性清净,具有无量微妙功德,无生无灭,湛然如虚空,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,与一切法不一不异,又离一切相而无有差别,具言语、思虑皆泯绝,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。
  
二、有余依涅槃,谓断尽烦恼障所显现之真如之理。烦恼障虽灭,然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,故称有余依涅槃。
  
三、无余依涅槃,略称无余涅槃。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理。即烦恼断尽,所余五阴之身亦灭,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,自然归于灭尽,众苦永寂。
  
四、无住处涅槃,谓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。即断智之障,则得生死、涅槃无差别之深智,于二者无有欣厌,不住生死,亦不住涅槃,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,穷未来际,利乐有情,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。
  
若论凡圣一切对于此四种涅槃之具与不具,则一切有情皆具本来自性清净涅槃;二乘之「无学」既已断尽烦恼,故具有有余依、无余依二种涅槃;佛悉断尽烦恼(梵语klesa)、所知二障,故具四种涅槃。
  
我佛弟子若正觉四种涅槃真实义,对圣凡、二乘、菩萨、佛等具与不具涅槃真谛便能理解而解惑。更加对于佛已证涅槃,得金刚不坏身,为何还要示现入灭更能如实知解,永破迷惑矣!





78. 「出家人」是否可担任公职?参选民意代表?
出家(梵语pravrajya),即出离家庭生活,专心修沙门之净行;亦兼指出家修道者,与沙门、比丘同义。为「在家」之对称。又以出家乃远离世俗之尘,故又称出尘。出家须剃落须发,拋弃服饰,并穿著坏色衣,故出家又称落饰、剃发、落发染衣、剃染、落染。在七众弟子中,除优婆塞与优婆夷二众属在家众外,其余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那、沙弥、沙弥尼等五众皆为出家众,称为出家五众。
  
凡欲出家者,必先生起善法之心,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,而后从师剃除须发、披着袈裟(梵语kasaya),受持戒法。综观如上所演述,出家人实乃不宜担任公职,乃至参选民意代表,因为出家动机与宗旨,在于离尘出世、解无为法、顿断五欲六尘、出三界断六道、证菩提,而后倒驾慈航广度群生方为正途。若参选民意代表或担任公职,则大大违反佛制戒律,亦非佛意,应审慎勿为!不然又与当初出家之动机与目的相互抵触,又回归世俗之态,反遭世人所诽谤、讥嫌、鄙视、恶骂批判,断他人诸善根等。
  
出家修行者理应坚持守如来戒律,为明心见性,证无生法忍(梵语anutpattika-dharma-ksanti),证法身涅槃方为当今之务。若是真为关心国家大事,爱护国家政治,是可以以国民身分,采用理性和平方式来爱国救国,即以「公平投票」方法行之,但不宜以候选人姿态方式出现,甚至不宜担任公职之类,毕竟,与出家法有所抵触故,出家意义已破局,出家形象更遭受对手恶毒抹黑与践踏,弊多于利故。
  
出家有四类:一、身离心非,即身出家心不出家,身虽参与法侣,心犹顾恋世俗生活。二、心离身非,即身在家心出家,身虽受用妻子而心却不生耽染。三、身心俱离,指身心俱出家,于诸欲境,均无顾念。四、身心俱不离,指身心俱不出家,身受用妻子且心亦深生耽染。






79. 「信仰宗教」只是为了求得心灵上之寄托,此论说对否?
每个人几乎都有宗教信仰,所信仰之宗教也未必是相同,但就以信仰宗教之内涵与动机,人人皆千差万别,为何呢?因为每个人之思想、理念、动机、目的、背景、利害也几乎不完全相同,在这种情况下所信仰之角度就随着差别悬殊了。
  
就以佛教(梵名 Buddha-sasana)立场来论及这主题,信仰宗教绝非只是为了求得心灵上之寄托,因为有寄托就有生灭,需寄托之人本身问题如果没有解决,问题还是存在,所存在之问题亦可令人心生不安与未摆平,这是约信仰者之内心迷惑而言,若约所信仰之佛菩萨神明而言,祂们也无能耐为你解决特殊难题,何以故?因果、业力平等,造如是因,得如是果啊!所造作之因果与业力谁都没有特权与享有赦免故。
  
换句话说,以这种心境来信仰宗教,只是求得心灵上之寄托是行不通,因为如是信仰之角度与意义,不能随我人之意愿而成,只是暂时安慰、寄托、抚平而已,所寄托之心愿依旧不能满意达成。人类往往在脆弱、痛苦、烦恼、不如意、失望、绝望、瓶颈之际,会作出这种信仰宗教为求得心灵上之寄托而信仰,如是一一缺乏智慧之抉择,令自己又屡次遭受信仰上之挫折,因信仰而跌跌撞撞,又失去信心与意义之行径。
  
有智慧之人,在信仰宗教之际,要透过理智抉择,别人之忠告只能当作是一点建议罢了,最后决定者还是自己,又何况生死大事是自己本分事,凡是不经审慎思考与明确观察之前,就盲目信仰之人就是迷信。
  
约佛法而言,信仰佛教是为了超脱生死,顿断六道轮回,证无生法忍,明心见性,证法身涅槃,成圣作佛便发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而广度无量有情,共出三界六道,亦同证无上菩提为宗旨。所以如是信仰宗教才是理性、公平、圆满、了义、究竟、无厚此薄彼、无以偏概全等,更是立足自他两利,同登佛道为终极目的。
  
信仰宗教若建立在相对待情况下,往往无法达成彻底心灵上之目的,何以故?因为人类往往需要借着物质现象来满足自己内心之缺陷与空虚,当这东西失去或散失不如愿时,又回归到原来缺陷与空虚。
  
若欲得到解脱(梵语vimoksa)、自在、光明、圆满,绝对不能用一种相对待之东西来代替我才会快乐,因为这东西是无常会失去,时间与空间构成这物质现象,若以心灵系念在这物质现象上,产生暂时解脱与依靠或快乐,当这时间与空间消逝过后,你将会失去你所要的依靠与东西,此时,你内心当下又回归到原来的痛苦、缺陷、寂寞,所以我们要了解,时间与空间这一系列的东西,都是无常、无我、空性、变化、非永恒性的,知道吗?
  
法华经云:『三界(梵语trayo dhatavah)无安,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,常有生老病死忧患,如是等火,炽然不息……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,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,说佛智慧故。诸佛出于世,唯此一事实,余二则非真,终不以小乘,济度于众生。佛自住大乘,如其所得法,定慧力庄严,以此度众生。自证无上道,大乘平等法,若以小乘化,乃至于一人,我则堕悭贪。』





80. 大智度论云:「诸功德中,放生第一」,放生应注意哪些事项?
众生(梵语bahu-jana)最珍贵者无过于生命,没有了生命一切几乎无意义,有生命存在一切好说,一旦没有生命了,还有什么可谈呢?是故,诸功德中,放生第一,佛子应行慈心行放生之业,茹素戒杀,减免杀业浩劫,因果循环,冤冤相报,无有了时。
  
梵网经云:『不行放救戒,若佛子!以慈心故,行放生业,应作是念,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,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,而杀而食者,即是杀我父母,亦杀我故身;一切地水是我先身,一切火风是我本体。故常行放生,生生受生常住之法,教人放生,若见世人杀畜生时,应方便救护,解其苦难,常教化讲说菩萨戒,救度众生,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,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,福资亡者,得见诸佛,生人天上。』
  
赎取被补之鱼、鸟、畜兽等诸动物禽畜,再放于适当池沼、大海、山野称为放生。
  
关于放生救护之法,诸经都有记载,如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载,流水长者子救起濒死之鱼,与之水、食,为其解说大乘经典,诸鱼闻经后,皆生忉利天。杂宝藏经卷五,叙述一沙弥因救起漂流水中之诸蚂蚁,而得长寿果报。
  
放生之际应注意哪些事项,适可之池沼方可行放生,若有人捕捉鱼虾蟹鳗龟等处,不宜放生;若有饮水水库亦不宜放生,影响环保,制造污秽故;不可劝人捉禽兽来,谓我欲放生,此举不宜放生;明知池沼不宜放生,却故意放生,因水质不适应会遭死亡故;欲赎禽畜放生时,不可出价令卖者过度生气厌烦憎恨,若然不宜放生;放生应行放生仪式,逐一为鱼类、禽畜等说法、归依、念佛持咒、功德回向,而后方行放生矣!
  
放生是行动,而非口号,放生是慈心表现,为救护众生生命,令其生命延续,免遭浩劫,功德不可思议!何况众生皆有佛性(梵语buddha-dhatu),为杀一众生等同杀一尊未来佛故,世世相互杀业因果不断故,生生夭寿多病故,累劫得不如意眷属亲人故,所求之愿不如意故等恶果之报也!放生得十二种功德:一、得长寿报。二、化消恩怨。三、相好光明。四、人天喜近。五、彼此对立净化。六、果报体健壮。七、气质非凡。八、人缘殊胜。九、心常法喜。十、得生人天尊富。十一、世世慈心。十二、菩提增上。







81. 「浴佛」之意义何在?
又作灌佛。乃为纪念释尊诞生,佛寺举行诵经法会之仪式。佛陀(梵语Buddha)诞生后,天降香水为之洗浴。根据此一说,于每年四月八日举行法会,用花草作一花亭,亭中置诞生佛像,以香汤、水、甘茶、五色水等物,从顶灌浴,此外还举行拜佛祭祖,供养僧侣等庆祝活动。此一法会,即称灌佛会,亦称佛生会、浴化斋。佛诞节因此又称浴佛节。
  
在印度及西域则是将诞生佛像置于车内,游行市区。在唐、宋时代亦盛行此种法会。传到日本后,日本亦从承和七年开始,每年四月八日均在皇宫中举行灌佛,此种浴佛法会,称为花祭,以后一般佛寺亦广为流行,又浴佛时所唱之颂文称为浴佛偈。
  
浴佛偈乃浴佛仪式中,以香汤浴佛像所唱之偈文,浴佛功德经中载有浴像之法,浴佛仪式中,像上之水下流时,维那宣疏毕乃高声举唱:「我今灌沐诸如来,净智庄严功德海,五浊(梵语panca kasayah)众生离尘垢,同证如来净法身。」大众师与信众即依顺序排列,进行如法浴佛之。




82. 出家人可否认干爹、干娘、干姊妹、干兄弟?
出家(梵语pravrajya)修行之目的在于出世解脱、证无生、解无为法,识心达本,开悟证法身,度群迷为宗旨。出家之前最初就是要割爱辞亲,割都割不掉了,辞都辞不了,为何又来认爹认娘,乃至认兄弟姊妹?在出家法里是不如法的,这全是障碍菩提法,与道不相应;如果有朝一日,纵然修证得解脱果位,虽心地已自在无碍,也不需要再结世间尘劳法(干爹娘、干兄弟姊妹),何以故?既已跳脱出三界(梵语trayo dhatavah)牢狱、六道枷锁,明知火宅又入火宅,如飞蛾扑火,自寻死路,掘井自投故。
  
教内确实有极少数出家众在认干爹娘等事,实乃不宜:
一者不如法,违背戒律。
二者招引世人讥谤。
三者令自己断丧善根,自毁菩提而堕落。





83. 何谓四智?何谓六通?
四智(梵语catvari jnanani),指四种智慧,佛果之四智,全称四种心品。为唯识宗所立,即将有漏之第八识、第七识、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,即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。
  
唯识宗立大菩提之智品为四种无漏智相应心品:一、大圆镜智相应心品,又称大圆镜智、圆镜智、镜智,乃转第八阿赖耶识所得之智。此智离诸分别,所缘行相微细难知,不妄不愚一切境相,性相清净,离诸杂染,如大圆镜之光明,遍映万象事理,纤毫不遗。
  
二、平等智相应心品,又称平等性智、平等智,系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。此智观一切法,自他有情,悉皆平等,与大慈悲等恒共相应,平等普度一切众生。
  
三、妙观察智相应心品,又称妙观察智、观察智,系转第六意识所得之智。此智善观诸法自相、共相,无碍而转,依有情众生不同根机,自在说法,教化众生。
  
四、成所作智相应心品,又称成所作智、作事智,系转眼、耳等前五识所得之智。此智欲利乐诸有情,故能于十方以身、口、意三业为众生行善,成本愿力所应作事。具此四智即可达于佛果。
  
六神通(梵语sad abhijnah),又作六通。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。
  
一、神足通,又作身通、身如意通、神境通。即自由无碍,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。
  
二、天眼通,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,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,无有障碍。
  
三、天耳通,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,及世间种种之音声。
  
四、他心通,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。
  
五、宿命通,又作宿住通,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。
  
六、漏尽通,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,不受三界生死,而得漏尽神通之力。







84. 何谓佛十八不共法?
佛之十八不共法,即十八种不共通之法。就是佛不共通于声闻(梵语sravaka)、缘觉(梵语pratyeka-buddha),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。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:

一、诸佛身无失,佛自无量劫来,持戒清净,以此功德满足之故,一切烦恼皆尽,故于身无失。

二、口无失,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,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。

三、念无失,佛修诸甚深禅定,心不散乱,心于诸法无所着,得第一义之安稳。以上三法指身、口、意三业(梵语trini-karmani)皆无过失。
  
四、无异想,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,心无简择。
  
五、无不定心,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,摄心住善法中,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。
  
六、无不知己舍心,于苦等诸受,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,而住于寂静平等。
  
七、欲无减,佛具众善,常欲度诸众生,心无厌足。
  
八、精进无减,佛之身心精进满足,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,无有休息。
  
九、念无减,三世诸佛之法,一切智慧,相应满足,无有退转。
  
十、慧无减,指佛具一切智慧,又三世智慧无碍故,于慧无缺减。
  
十一、解脱无减,佛远离一切执着,具有为、无为二种解脱,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,即于解脱无缺减。
  
十二、解脱知见无减,佛知见诸解脱相,了了无障碍。
  
十三、一切身业随智慧行。
  
十四、一切口业随智慧行。
  
十五、一切意业随智慧行。以上三项,乃佛造作身、口、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,后随智慧而行,故无过失,皆能利益众生。
  
十六、智慧知见过去世无碍无障。
  
十七、智慧知见未来世无碍无障。
  
十八、智慧知见现在世无碍无障。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,皆通达无碍。佛子若依佛之智、行佛之愿、证佛所证,如佛度生,三觉圆满,究竟成佛也。





85. 何谓九品往生?
九品往生,又作三辈生想。修习净土法门,上、中、下三根皆得往生,依此三根分为九品。
  
一、上品上生,先发三心,即「至诚心」、「深心」、「回向发愿心」,次修三业,即「慈心不杀,具诸戒律」、「读诵大乘经典」、「修行六念」。此人精进勇猛,临命终时,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,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,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,与诸菩萨授手迎接。
  
二、上品中生,亦发三心,然于大乘法不能受持读诵修行,唯能解了第一义谛,深信因果(梵语hetu-phala)。此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观世音、大势至等无量大众,持紫金台,授手迎接。
  
三、上品下生,亦发三心,然于大乘法不能受持读诵解义,唯信因果。此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观世音、大势至及诸眷属持金莲华,化作五百化佛授手来迎。
  
四、中品上生,受持五戒(梵语panca silani),持八戒斋,修持诸戒,不造五逆,无罪过恶。此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,放金色光,至其人所;其人见已,心大欢喜,见己身坐莲花台。
  
五、中品中生,一日一夜持八戒斋,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,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,威仪无缺。此人临命终时,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,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。
  
六、中品下生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孝养父母,行世仁义。此人临命终时,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愿,至心信乐即得往生。
  
七、下品上生,或有众生作众恶业,虽诽谤方等经典,多造恶法,无有惭愧。此人临命终时,遇善知识为读大乘十二部经题,除却千劫极重恶业,复教令合掌叉手,称「南无阿弥陀佛」名号,除却五十亿劫生死重罪。尔时彼佛即遣化佛、化观世音、大势至菩萨来迎。
  
八、下品中生,或有众生毁犯五戒、八戒及具足戒(梵语upasampanna),偷僧祇物,盗现前僧物,不净说法,无有惭愧,以诸恶法而自庄严,如此罪人,临命终时,地狱众火一时俱至。遇善知识为赞阿弥陀佛十力威德,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,地狱猛火化为凉风,吹诸天乐,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。
  
九、下品下生,或有众生作五逆十恶,具诸不善。此人临命终时,遇善知识种种安慰,为说妙法,教令念佛。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。于念念中,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,即见金莲花犹如日轮,住其人前。
  
九品往生,乃随观念之深浅,或随念佛之多寡,修行福德之厚薄,或信愿行资粮高低,或奉行大乘正法(梵语sad-dharma)与体证第一义之深浅等皆有等同关系。唯愿我佛弟子能正觉净土法门之殊胜、庄严、共登净土彼岸,亲近三圣,同证佛道。






86. 何谓「四无碍辩」?
大圣佛陀弘宗演教,大转*轮,度化无量人天,辩才无碍,法音宣流变化,普让大地众生,证悟声闻、缘觉、菩萨果位者不可计数,佛陀弘法布教,其大智慧、大慈悲辩才口若悬河,梵音滔滔不绝,天女散花,诸佛赞叹,龙天护持,言语表达能力无所障碍,犹如春雨,大地蒙润,佛陀度生即具足这无量劫修来之四无碍辩。
  
四无碍辩(梵语catasrah pratisamvidah)。略作四无碍、四解、四无碍解、四辩,即指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(智解)及言语表达能力 (辩才)。均以智慧为本质,故称为四无碍智;就理解能力而言,称为四无碍解;就言语表达能力而言,称为四无碍辩。又此为化度众生之法,故亦称四化法。
  
俱舍论卷二十七载:一、法无碍解,又作法无碍智、法无碍辩、法解、法无碍、法辩。谓善能诠表、领悟法之名句、文章,并能决断无碍。二、义无碍解,又作义无碍智、义无碍辩、义解、义无碍、义辩。谓精通于法所诠表之义理,并能决断无碍。三、词无碍解,又作词无碍智、词无碍辩、词解、词无碍、词辩。四、辩无碍解,又作辩无碍智、辩无碍辩、乐说无碍解、乐说无碍智、乐说无碍辩、应辩。谓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;或亦称乐说,系为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,故称乐说。
  
成唯识论卷九,称四无碍解中,初地以上之菩萨仅得其中一部分,第九地得其四,至佛果时,始圆满完成。



87. 禅宗只破不立,何谓「破执法」?
禅宗参证过程主张「只破不立」,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,称为破;若见性悟道,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,法身(梵语dharma-kaya)妙用无方,称为立。破立,又作遮照。
  
禅宗法门在入道见性大前提之下,唯破不立,目的在「破相显性」、「从假入空」、「直探心源」,绝无拐弯抹角,证入不生不灭之涅槃为宗,是故法门殊胜、庄严、干净俐落,毫不留情,直达法身本体,终极破无所破、空无所空、净无所净、离无所离、证无所证,这乃禅宗「只破不立」无上大法,亦称「破执法」。
  
大般若经云:『一切法皆毕竟空,毕竟空中,都无有法可名能证、可名所证、可名证处、可名证时,何以故?诸法皆空,若增若减,都无所有,皆不可得。』
  
大般若经云:『过去现在未来诸佛,住十方界,为诸有情宣说正法(梵语sad-dharma),无不皆用本性空,本性空即是佛眼。诸佛出世,皆说本性空义,化导有情;要闻佛说本性空义,乃入圣道得圣道果;离本性空,无别方便。』
  
佛陀于经文历历所载,宗旨无非破诸法无我而显自性法身之本体;一一确定诸法假名(缘起)而非实有,凡圣染净之法一切皆空,本无所有,设见一法过涅槃者,亦如梦如幻,故禅宗「破执法」中,处处绝四句百非,千七公案,在在说明法身纤尘不染,万法不立,不见一法,即见佛入道之无上大法。
  
禅宗苦口婆心之「破执法」,道道地地普令禅林不可计数之禅者见性悟道,「破执法」实乃无上醍醐,至宝甘露也!「破执法」是禅宗「破初关」或「破本参」之大法,亦是禅林中之「透三关」之最初一关,三关,指三种由低而高之参禅境界。行者若能凡情销尽,彻见诸法之虚妄不实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(本来面目、本地风光),则称为「破初关」,或称﹁破本参﹂,又作见性。
  
其次,在见性之后,再用功修持,则不但不为「有」所碍,而且亦能不执着于「空」,此称为「透重关」,又作大死大活。此后,再用功磨炼,乃能达寂照不二、空有无碍、真空妙用不二之境,虽五欲当前,亦运用自如而不失本性,法身如如不动,此为「透末后牢关」。
  
总括而言,禅宗只破不立,乃至破执法,其究竟目的在于见性为宗旨,终极修证果地在「透末后牢关」,亦即佛地是也。





88. 为何修行人大多数皆「栖心净土」,「心归极乐」?
十方诸佛皆有净土,净土乃诸佛接引众生之圣域,十方净土中实乃以「弥陀净土」最殊胜、最庄严、最圆满之净土,何以故?无量寿佛经所载,法藏比丘是国王出家后之法号,世自在王佛随法藏比丘之大愿力,而变现十方世界二百十亿清净国土,令法藏比丘亲自目睹,法藏比丘具足五劫思惟抉择,而取其最微妙、最清净光明、最殊胜、最庄严、最神圣、最尊贵、最至上、最圆满之微妙境界,而浓缩发四十八愿,成就如今之西方极乐世界(梵名 Sukhavati)。故曰:十方净土中,阿弥陀第一,威德无穷极。
  
换言之,极乐净土所拥有微妙境界,他方净土未必有之;而他方净土拥有微妙处,则弥陀净土全有之,能往生弥陀净土,一即无量,无量即一,是为殊胜之一也。生弥陀净土即可游历诸佛净土,若生诸佛净土未必能游历弥陀净土,是为殊胜之二也;生弥陀净土即可见诸佛世尊,但生诸佛净土未必能见弥陀世尊,亦为殊胜之三也;若生弥陀净土即得无量寿,一生成佛,生十方佛净土未必能一生成佛,为殊胜之四也。
  
净土圣贤录云:『但见阿弥陀一佛,即已遍见十方诸佛;但生西方极乐一土,即已遍历十方佛土,何以故?即一即多。唯此法门,我释迦世尊金口所宣,十方恒河沙诸佛所共赞,诸大菩萨流通护持,辗转无尽。』
  
略说如是,广说无尽,是故,此娑婆世界与他方世界诸众生,无不栖心净土,心归极乐,其真实意义显矣!毕竟弥陀净土功德乃集十方净土之极,故殊胜、庄严(梵语vyuha)、圆满无有伦比!
  
法照大师云:『西方进道胜娑婆,缘无五欲及邪魔;成佛勤修诸善业,华台端坐念弥陀;五浊修行多退转,不如念佛往西方;到彼自然成正觉,还来苦界作津梁;万行之中为急要,迅速无过净土门;不但本师金口说,十方诸佛共传证;此界一人念佛名,西方便有一莲生;但使一生常不退,此华还到此间迎。』



89. 六祖惠能大师立「无念为宗」、「无相为体」、「无住为本」,其意境如何?
禅宗欲令参悟者见性悟体,首先只破不立,凡是一切万法皆空无自性,离一切相、离无所离,即名诸佛,以破执法,一破再破,破无所破,令入究竟空寂,自性(梵语svabhava)法身佛不显而显,不见而见,不会而会,以此立宗、立体、立本。
  
六祖云:「我此法门,从上以来,先立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无相者,于相而离相;无念者,于念而无念;无住者,人之本性。于世间善恶好丑,乃至冤之与亲,言语触刺欺争之时,并将为空,不思酬害。」
  
念念之中不思前境。若前念今念后念,念念相续不断,名为系缚。于诸法上,念念不住,即无缚也,此是以「无住」为本。无住当下即是性也,非离无住另有性,无住即是性,性即是无住。
  
于诸境上心不染,曰:「无念」。于自念上,常离诸境,不于境上生心。若只百物不思,念尽除却;一念绝即死,别处受生,是为大错。学道者思之!若不识法意,自错犹可,更劝他人;自迷不见,又谤佛经。所以立「无念」为宗。
  
外离一切相,名为「无相」,能离于相,则法体清净,此是以「无相」为体。
  
自性本无一法可得,若有所得,妄说祸福,即是尘劳邪见,故此法门立「无念」为宗。真如自性起念,六根(梵语sad indriyani)虽有见闻觉知,不染万境,而真性常自在。故经云:「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」
  
引据坛经经文大意,即知六祖句句一针见血,一语道破,学人之迷,皆令学道之人,当下承担—「无住」为本、「无相」为体、「无念」为宗之顿教门。此乃释迦世尊所传心法,代代祖祖所留之教外别传,正法眼藏,实相无相无无相之法身本体,吾人之涅槃自性,人人本具,常住无生灭之顿教无上大法。
  
无念、无住、无相,其义理无别,更有异曲同工之妙,共指离相,离无所离、念而无念、住无所住之真如。性上若有一念一相一住皆处因地;果地究竟解脱空寂,纤尘不染,万法不立,灵光独耀,真空妙有,已破我法二执、破六七二识、转八识为大圆镜智之境地是也。
  
金刚经云:『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乃至无有少法可得,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(梵语anuttara-samyak-sambodhi)。』
  
川禅师云:『有相有求俱是妄,无形无见堕偏枯,堂堂密密何曾间,一道寒光烁太虚。』






90. 何谓「即心即佛」?
十方诸佛共指心(梵语citta)即是佛,佛由心成,由心成佛;诸佛亦由心而成故。即心即佛,又作是心即佛。无论凡夫心、佛心,其心之体与佛无异,此心即是佛。此系由华严经云:「心佛及众生,是三无差别」之思想而来。
  
傅大士心王铭云:「了本识心,识心见佛,是心是佛,是佛是心,念念佛心,佛心念佛……自观自心,知佛在内,不向外寻,即心即佛,即佛即心。」
  
约禅宗立场而言,若不解即心即佛,则犹如骑驴而觅驴。禅宗大师马祖道一专用此语接引学人,后世禅宗公案亦常有此语。马祖因大梅问:「如何是佛?」祖云:「即心是佛。」
  
开悟圣僧云:『佛是自心作得,因何离此心外觅佛!前佛后佛只言其心,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,心外无佛,佛外无心。不觉不知自心是佛,若知自心是佛,不应心外觅佛,佛不度佛,将心觅佛不识佛,亦不得将佛礼佛,不得将心念佛;若欲觅佛,须是见性,见性即是佛。
  
众生应知,佛性本自有之,迦叶尊者只是悟得本性,本性即是心,心即是性,性即同诸佛心,前佛后佛只传此心,除此心外,无佛可得。众生性即是佛性,性(梵语prakrti)无二别,性外无佛,佛即是性,除此性外,无佛可得,佛外无性可得。性即佛,即心即佛。』
 

地址:浙江省 乐清市 邮编 :325604
备案序号: 闽ICP备11007391号 Copyright 2011 乐清佛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s QingLianChans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