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清佛学网首页 图书馆 乐清佛协 人间彩莲 青莲图书馆 走进佛门 青莲社区
  佛教藏经
  藏外佛典
  佛教各宗
  佛教诗词
  图像法典
  声乐法典
  每日一偈
  佛学典故

 

03、中国撰述·华严部疏 [第05-09卷] (X0226-X0242) 乐清佛学网  >  青莲图书馆  >  03、中国撰述·华严部疏 [第05-09卷] (X0226-X0242)
X0234_07 华严经疏注 (120卷)(但欠卷21-70、卷91-100及卷111、120)〖 唐 澄观 述 宋净源 录疏注经 〗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二十
编辑:eastwin    来源:乐清佛学网   时间:2012-04-21 10:01:20   浏览:0

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二十(入第八十卷经下半)

 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

  晋水沙门 (净源) 录疏注经

  △三明因深广。因深则果厚故。文分为三。初问答审见。
 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(至)唯是如来之所能知。

  △二显因深远三。初别明求菩提行二。初顺显所行。
  普贤告言善男子(至)修行佛法护持正教。

  △二离过成德。
  善男子我于尔所劫海中(至)助道之法大菩提心。

  △二通明悲智行。
  善男子我庄严佛土(至)劫海可尽此无有尽。

  △二别明求法行二。初反显无不能舍。
  善男子我法海中(至)一切所有而求得者。
  一文尚无所不舍。况全部耶。以一文即一切之一。如海一滴故。

  △二显求所为结说无尽。
  善男子我所求法(至)佛刹微尘数劫海说不可尽。

  △三结因成果二。初结因。文有十句。
  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助道(至)大志乐力修功德力。
  上四缘因。
  如实思惟一切法力智慧眼力。
  此二了因。
  佛威神力大慈悲力净神通力善知识力故。
  后四通于缘了。以有成果之功故。皆云力也。

  △二成果。
  得此究竟三世平等清净法身。
  由了因故。得法身果。
  复得清净无上色身。
  由缘因故。得色身果。
  超诸世间随诸众生(至)令其见者靡不欣乐。

  △四观用无涯三。初举益劝观三。初标。
  善男子汝且观我如是色身。

  △二释二。初明难见闻。
  我此色身无边劫海(至)千亿那由他劫难见难闻。

  △二见闻皆益三。初不退菩提益。
  善男子若有众生(至)见闻我者皆亦如是。

  △二善根成熟益。
  或有众生一日一夜(至)或生欢喜皆得成熟。

  △三总结多门。皆不退成熟。
  善男子我以如是等(至)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。
  上多门皆不退。下种种皆成熟。
  善男子若有众生(至)必得生我清净身中。
  净刹可生。身云何生。此有二义。一约法性身刹。与刹为体。名清净刹。与身为体。名清净身。从能依有殊。欲显所依体一。故言生身。二约相用。净刹是所依之刹。净身则身内之刹。欲显身土互融。故言生净身耳。

  △三总结。
  善男子汝应观我此清净身。

  △三观见奇特三。初见毛内含三世间。
  尔时善财童子观普贤(至)如是等事各各不同。

  △二见普贤身。遍诸刹中。出生大用。
  又见普贤于一一世界海中(至)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  △三自见己身等普贤化。
  时善财童子又见自身(至)诸世界中教化众生。

  △三校量显胜三。初校量善根。
  又善财童子亲近佛刹(至)算数譬喻亦不能及。

  △二校量所入刹海。
  是善财童子从初发心(至)一切毛孔悉亦如是。

  △三双结上二超胜之相二。初别明横竖深广。
  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毛孔刹中。
  于中有三世间。
  行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。
  显横广。
  如是而行尽未来劫。
  明竖穷。
  犹不能知。
  显其深远。
  一毛孔中刹海次第刹海藏。
  藏约包含。
  刹海差别刹海普入。
  普入约广遍。
  刹海成刹海坏刹海庄严所有边际。
  上器世间。下智正觉世间。
  亦不能知佛海次第(至)集菩萨众海散所有边际。
  后众生世间。
  亦不能知入众生界(至)如是等海所有边际。

  △二总结平等周遍。
  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(至)不于此刹没于彼刹现。
  不于此没彼现者。以没现相。如法性故。以彼此相相即故也。
  念念周遍无边刹海(至)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  △二位满齐佛。
  当是之时善财童子(至)得普贤菩萨诸行愿海。
  上句明自得。余皆等上。
  与普贤等。
  等因圆。
  与诸佛等。
  等果满。此下别显等相。
  一身充满一切世界(至)解脱自在悉皆同等。
  此即义当觉。因位既满。更无所修。故但说等。不辨更求。此则一生顿成。行布亦足。非唯但约理观初后圆融。

  △二闻佛胜德难思。前长行但显因圆。此偈颂方陈果用。非颂前文。然有二意。一对普贤。普贤意云。上来见我难思之德。尚是因位。今示汝果。尤更甚深。二对善财。善财等佛。但是因圆。以果海离言故。不说成佛。今寄现佛之德。以显善财得果之相。故长行偈文因果绮互。文中有三。初有四颂。标举佛德。诫听许说。
 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即说颂言。
  汝等应除诸惑垢(至)未曾分别起想念。

  △二长行举众渴仰欲闻。
  尔时诸菩萨闻此说已(至)作是念已深生渴仰。

  △三广陈德相。令众求满二。初长行重诫。许说分齐。
  尔时普贤菩萨(至)今我欲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。

  △二偈颂。广显佛德难思。九十五偈。分之为二。初九十三偈别叹佛德。于中前八十偈法说。后十三偈喻明。然通赞毗卢遮那十身圆满二十一种殊胜功德。实即应分二十一段。且为十九。后三合故。初有二偈。即于所知。一向无障碍转功德。
  即说颂言佛智广大同虚空(至)念念示现无边事。
  谓佛无障碍智。于一切事。品类差别。无著无碍故。

  △二有一偈。明于有无。无二相。真如最清净。能入功德。
  随众生心种种行(至)而佛本来无动念。
  谓了真如无二。故无动念。

  △三有三偈。即无功用佛事。不息休功德。
  或有处处见佛坐(至)心不净故不闻者。
  谓住佛无住处。作佛事不休息。故云或见等。

  △四有十五偈。即于法身中所依意乐。作事无差别功德。谓由诸佛所依智同益众生意乐同报化作用同故。前经云得佛平等。亦同摄论四种意趣中平等意趣。故此广列诸佛皆互相遍。此释已妙。今更以文理证。此诸佛皆遮那之身。谓此文言。此三千界。阿閦在中。阿閦如来本在东方。今云在此。明不异此。又无量寿佛月觉如来。皆遍十方。岂容隔此。又皆言或见。则知一佛随见不同。若言别赞余佛。直言阿閦在此。何成赞德。况华藏刹海。皆遮那化境。无量寿等。未出刹种之中。岂非是此佛耶。法华央堀并说。十方分身。故知法藏别缘十六王子。皆方便说。以理推之。皆是如来海印所现。何缘不说自所现佛。而说他耶。故知贤首佛等皆本师矣。
  然此段文亦兼显第十七随其胜解。示现差别佛土功德。文中有三。初八偈主伴严土摄生同。
  或见清净大菩萨(至)说法除灭众生翳。

  △二有四颂。明微细含容转法同。
  一一毛端不可说(至)毗卢遮那转法轮。

  △三有三偈。总摄多门。结前生后。
  或见世界不清净(至)我说少分汝当听。

  △五有三偈。即修一切障对治功德。
  或见释迦成佛道(至)随众生心皆示现。
  谓一切时常修觉慧。治六蔽等故。既云已经多劫。则不定始成。

  △六有三偈。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。
  或见究竟波罗蜜(至)犹如幻师现众像。
  初二即教证二道。后一现所摧同类之身。

  △七即生在世间。不为世法所碍功德。于中有四。初八相现世无碍。
  或现兜率始降神(至)或见正修诸妙行。

  △次三处天宫殿无碍。
  或见如来清净月(至)莫不于中现其像。

  △次六随世巧化无碍。
  于彼然灯世尊所(至)如是展转陪过此。

  △四有二偈。结叹无碍之智。能遍随机。
  佛智通达净无碍(至)随众生心皆示现。

  △八安立正法功德。于中亦四。初明立三乘法轮。
  如来住于无上道(至)不使众生有惊怖。
  末句之中。兼显业用。

  △二明立六度道品对治法。
  如来普演广大音(至)无量方便诸法门。

  △三明一音随类闻法不同乃至无量。
  龙神八部人非人(至)悉是如来方便力。

  △四有四偈。明平等语业而应一切。
  涅槃寂静未曾异(至)普照世界除烦恼。

  △九有三偈。明其授记功德。
  具足清净功德智(至)随所应化示佛道。
  记别过未如现在。故云悉明见。

  △十有四偈。明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。
  究竟虚空十方界(至)现斯苦行摧异道。

  △十一有二偈。明断一切疑功德。
  或持彼戒为世师(至)方便皆令住佛道。
  谓于一切境。善决定故。能断他疑。

  △十二令入种种行功德。
  或现上服以严身(至)然后舍去无知者。
  谓遍了一切有情性行。随根令八故。

  △十三有一偈。即当来生妙智功德。
  如来无碍智所见(至)种种教化令成就。
  谓佛知久远故。

  △十四有五偈。随其胜解。示现功德。
  譬如幻师善幻术(至)靡不于中现其影。
  谓随解现身故。

  △十五有三偈。即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。
  譬如净日放千光(至)普使除灭三毒火。
  意云。佛智为无量。菩萨谓伏众生加行之所依故。

  △十六有二偈。明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。
  如来清净妙法身(至)当于佛体如是观。
  然同摄论法身。具五种相。初句白法为相。以是极果圆满自在故。次二句不思议相。次一是无二相。次一无依相。次句常住相。次句二喻者。空画喻。无依梦喻。非有无二相。余不可喻。或略不喻。

  △十七有一偈。明随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。
  三界有无一切法(至)无有依空而住者。
  既随解而现。故不可喻。此偈亦总拂前喻。如山林等必不依空。有等必然不能喻佛。

  △十八一偈。明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。
  大海摩尼无量色(至)随应而现无所住。

  △十九有一偈。摄三种功德。
  虚空真如及实际(至)可以显示于如来。
  同法性等。即穷生死际。常现利乐一切有情功德。等虚空。即无尽功德。等实际。即究竟功德。以不如实际之际。穷未来际故。

  △二有二偈。结德无尽。劝信勿疑。亦是别显无尽功德。虽是总结。即当别文。初一结德。
  刹尘心念可数知(至)无能尽说佛功德。

  △后一劝信。
  若有闻斯功德海(至)慎勿于此怀疑念。
  古德亦有将此二偈。为一部流通。已如前说。

  △四谦赞回向。
  法性深广难思议(至)普令含识证菩提。

地址:浙江省 乐清市 邮编 :325604
备案序号: 闽ICP备11007391号 Copyright 2011 乐清佛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s QingLianChansi